林乔将骡子赶上船,与其它的牲畜关在一起,之后,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上的秦公子与前来送行的人寒暄。
除了陆家人,孙县令率一干人等也来送行。见胡大也在,林乔赶紧跑下船,偷偷给胡大塞了些银子,麻烦他照看一下刘氏以及将要开工的房子。
知道林乔要和秦公子一起去北边打契丹人,胡大自然一口答应,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不会让刘氏有事,房子也不用担心,有他在,那周虎必定不敢敷衍。
终于等到开船,林乔挥别胡大,在满天的朝霞下,与秦公子等人站在甲板上,注视着渐渐远去的安阳县。
走京杭大运河,漕运要比陆路快速轻便。但在林乔眼中,这行船却是慢如龟速,一日也走不了多远,船要到京城,就这速度,只怕得二十几日。这让享受过现代便捷高速交通工具的林乔,很是煎熬。
让他受不了的,除了船速慢,还有一路上的种种不方便,虽说他们是在水上航行,可用水却极不方便。别说洗澡,就是洗个脸都做不到,只能等每逢船靠岸时,找个客栈草草洗个战斗澡。
如今正是七月,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白天里,日头火辣得简直要烤死人,林乔只能和秦公子的一侍卫挤在一间闷热狭窄,连腰都挺不直的两人舱里,忍受着汗味、脚丫子味,等着太阳下山。
只有到了晚上,太阳落山,河面上吹来丝丝凉风,这时候站在甲板上透透风,林乔才感觉活过来了。
可甲板也不能久待,因为船晃得厉害,为了压制呕吐感,他只能忍受着闷热,窝在船舱内或睡觉,或凭借微弱的木灵气修炼。
其实,林乔并不是娇气之人,自从穿过来,他一直都过得挺艰辛的,但再艰辛,也是生活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大森林里,像这种闷热狭窄的船舱,他是真的受不了。
不过,又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睡大通铺,他又觉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太矫情了。因此,心中便不再抱怨,反而要感谢秦公子,让他有两人舱可住。
到了京城,终于上岸转为陆路,林乔驾着自己的骡车跟在秦公子的马车后面。
可因为有运送粮草的牛骡车等拖累,马车的速度并不比船快多少,队伍行进得非常缓慢。
这些日子是舟车劳顿,幸亏林乔这几年勤于修炼,身体素质不错,又有异能在身,倒还能忍受。
那秦公子就没这么好了,到底是文官,看着身体挺好,可这一段日子下来,人瘦了一大圈,憔悴得很。
不过,再怎么辛苦,倒没听他抱怨过一句。而且,一路上各种琐碎大小事,他都要事必躬身。转为陆路后,有大名府派来护卫粮草的几十名士兵接应,他这才稍微轻松一点。
不过,即便如此,秦公子紧皱的眉头也没松过,他忧愁的不仅有节节败退的战事,更有粮草能否安全到达。
这古代打仗,兵马强弱是一回事,如果粮草供应不足,再强的军队都不行。但古代交通落后,漕运陆运都很缓慢,耗损率又高,一路下来,送达的粮草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再加上,因为北边的战事,百姓流离失所,一路向南逃。许多逃丁、刁民趁机占山为王,拦路抢劫过往商队。现如今,没有护卫,大小商队均都不敢前往大名府,导致大名府物质供应越发紧张。
这一日,运粮队伍行至距大名府一百里外的大横山。
官道两边崇山峻岭,一看就是伏击的好地方。
秦公子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遂令队伍停下休息,又派出斥候打探情况。
等斥候回来三拨,均说前方无异常,秦公子这才令队伍继续前进,又着骑兵前后左右护卫。
众人胆战心惊地穿过大横山,来到一片开阔之地后,秦公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往前又走了十里,到了一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此时正好天黑,秦公子遂下令在此地投宿过夜,埋锅造饭。
众人将装有粮草的车辆集中几处,然后喂牛喂骡。
此地离大名府尚有八十余里,而车队行进缓慢,每天只能走五十里。秦公子找了户农家,借井打水,想洗个冷水澡,他边洗边想着,再有两天就到了。
村子不远处有条小河,林乔本想去那里洗澡,不过押送粮草的士兵以及牵着马骡的脚夫都挤在那里,洗澡、饮水、大小便混到一起,想想都有味道。
被众多白花花的裸体以及河边堆积的大小便吓怕的林乔只得也去找有水井的农家,等进了院子,正好碰到秦公子也在。
这一路上,秦公子倒是找过他好几次,要么讨论军策和兵器,要么找他把脉。
林乔对创口伤在行,把脉就不行,直说让秦公子找随行的军医。
但这几次后,就总有人用各种眼神看他,或暧昧、或轻佻、或不屑。
林乔虽是直男,但深受现代腐文化影响,又曾在猛虎寨待过,哪会不知道这些人的意思。这些人只怕是把他当作秦公子的小白脸了。
为了避嫌,此后对秦公子,林乔是能躲就躲。他是来打契丹人的,这样被人看待,就算以后有军功,也会被人认为是走的后门。丫的,走后门!真TM一语双关。
这时见了秦公子,林乔倒没不自在,毕竟他们之间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现在已是八月初了,又是北边,晚上比先前凉快了许多,井水淋在身上有点冷。林乔就着大半桶水,忍着鸡皮疙瘩,洗掉一天的灰尘。
洗完澡,穿好衣服后,他就想着顺便把衣服也洗了。
林乔心中没鬼!但别人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