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613(2 / 2)

姜玉瑛端过来。

没过一会儿,王守智又端了一碗进来,“娘,这是给您的。”

钱淑兰微微有些惊讶,“我也有?”

她这碗的热气和姜玉瑛那碗差不多,原来她也有这个待遇。

不过她还是摇头,“我就不喝了吧。让玉瑛多补补。孩子还小,要多喝点鱼汤才能下奶。”

王守智忙道,“没事,锅里还有呢。”

钱淑兰只能喝了。

等看了一会儿,钱淑兰也就告辞了。

玉瑛的月子已经做好了,完全能照顾孩子。她留在这儿也没什么事。

反倒是生产队,处处离不开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305章

钱淑兰回到生产队的时候,才知道王家村又来了三个下放人员。

钱淑兰不顾天黑,直接去找钱明华,问了下三人的名字,得知就是她要的三位大师,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三位劳改人员,其中两位是书画大家,还有一位是考古专家。一女两男,年纪都很大。

钱淑兰趁着天黑又去拜访钱维汉。

钱维汉一直知道他这妹妹胆子大,但没想到这么大,跟坏份子这么亲密的接触,“你是说让小敏跟他们练字?你疯啦?不怕被别人看见?”

钱淑兰拍拍大哥的肩膀,“没事儿。我小心点就是了。”

她晚上留在食品厂里加班,把老师带过去,等教完了,再回家睡觉。

反正食品厂和养猪场之间也不远,三分钟路程就到了。

钱维汉见她如此坚持,“我真是拿你没办法。年纪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咋这么喜欢折腾呢。”

钱淑兰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时间荏苒,转眼又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钱淑兰学了不少考古知识。而小敏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飞快。

钱淑兰也会时不时就给这三位老师带些好吃的。

三位老人原本瘦弱的身体在钱淑兰的调理下,倒是越来越好,脸色也红润许多。

七月是麦收的季节,到处是金黄的麦田,今年又是丰收之年,王家村从上至下全都忙起来了。

哪怕是最受不了辛苦的知青们也都乖乖下地,根本不用钱明华用队里新买的喇叭喊。一个个非常自觉。

按道理来说,他们这次孵了两个多月的小鸡挣得工分不错,可他们再也不敢偷懒了,去年还嫌脏嫌累,今年一个个全都跑下地干活。

虫子咬人,太阳晒人,镰刀会割到腿这些通通都是问题,可所有问题都加起来也比不过大冬天挖河渠,那才是真的遭罪。

这一届的新知青比上一届明显乖顺许多,见老知青下地,他们虽然没干过,可也只能跟着。

就这样辛辛苦苦抢收了大半个月,终于把粮食全都收上来了。

村里的壮劳力们开始下田耕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