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50(2 / 2)

宁渊心里明镜似的,现下这境况有不少都是宋濂在私底下搞的鬼,除了刚到儒林馆的第一天,宋濂故意让张唯他们对自己产生偏见,这几天更私下散布了不少流言,大意是自己为人势力,看不起农户子弟,更惹得其他举人对自己不满。

宋濂本以为读书人都是好面子的,宁渊被这样对待,顾着脸皮,也许就不会常来儒林馆报道了,这样等过一段时间,宋濂就能以宁渊时常缺勤为由,将他的名册从儒林馆中除名,替庞小姐出了这口恶气。

儒林馆虽然表面上规定了举人们需按时到馆中出勤,可这条规定一贯是按照空文处理,大多数散漫的举人一个月也不见得会到馆一次,也没人管,可宋濂如果铁了心要用这一条规定来处理宁渊,别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规定就是规定。

但让宋濂感到奇怪的是,都被孤立成这样了,宁渊居然还像个没事的人一样日日都来,没人理他,他就抱着书独自坐在藏书阁,一看就是一天,对周围其他人鄙夷的目光也置若罔闻,让宋濂暗地里骂了好些声脸皮厚,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个方法是没办法料理那小子了,他得想一些别的招数。

115茶水玄机

很快到了十五,又是翰林院学士要来儒林馆讲学的日子。

这样的讲学,举人们大多不会错过,翰林院除了修撰典籍,也总管全国科考,把准了翰林院学士们的思维方向,说不定就能多少把到春闱时的出题方向,因此每到要讲学的时候,讲学场上总是挤满了人,举人们一人占着块石板盘膝而坐,等着学士前来。

宁渊算是新人,也并不像惹是生非,因此在别人都争抢着最靠近讲学台的石板的时候,他只是在最边缘的位置找地方坐了,因头顶上有树荫,倒也十分清凉。

对于听这样的讲学,他其实是没多少兴趣的,只是高郁告诉他,今日要前来儒林馆的学士田不韦在学问上讲解得很是独到,让他务必听一听,他或许还是会呆在书阁里独自看书。

别的举人们都在互相说着话,宁渊这里却冷冷清清的,别人不搭理他,他也乐得清静,正在闭眼小憩,冷不丁身边响起个声音道:“你不是宁兄吗?”

宁渊睁眼一看,自己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了个青年,青年一身书生袍与别人一无二致,脸上却有种挡也挡不住的贵气溢出来。

宁渊觉得此人眼熟,见他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忽然间想起了此人的身份,忙拱了拱手,“原来是孟世子。”

此人便是孟国公世子孟之繁,几年前二人曾在江州春宴期间见过数面,不过压根不算熟稔,宁渊不知道堂堂国公世子居然会出现在这里,还主动跟自己打招呼。

类似他们这些被封为世子,可以承袭上代爵位的人,压根不用参加科考,自然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等着,见宁渊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孟之繁仿佛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一样,道:“我不是举人,此番前来只是想听田学士讲学而已,他的志异故事可是说得极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