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一脸沧桑的模样?
不过很快他就没有功夫再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李从嘉钦点了李弘冀为行军总管,让他带兵去攻打北周,顺便还让杨业跟着一起去戴罪立功,除了杨业,剩下的军官就让李弘冀自己挑选。
李从嘉这是在变相补偿李弘冀,毕竟之前他跟赵匡胤偷偷溜走,李弘冀也曾承受了很大压力,最主要的是在他自己暴露出来之前,李弘冀从来没有出卖过他,这一点必须点赞。
投桃报李,李从嘉只好让李弘冀再出去拿点军功,当然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让他卖人情,谁都知道经过契丹折腾的北周如今已经元气大伤,过去攻打根本不会费多少力气,基本上大家都是去镀金的,李弘冀完全可以带上自己的儿子。
毕竟李弘冀比李从嘉要大上许多岁,他的长子如今已经十四,完全到了可以刷资历的年纪,亲王的儿子比不上皇子,总要自己努力才能有未来。
李弘冀也十分有分寸,只带了自己的嫡长子,剩下的一些位置就分给了别人,比如说李景达的儿子带上了两个,可惜赵匡胤长子早夭,次子如今才十三,而且还有些文弱,所以想带也没办法,倒是带上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
李从嘉对赵匡义的观感……收历史记载影响,印象一直不是特别好,虽然赵匡胤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估计也当不了皇帝,所以也不会出现烛光斧影的典故,但万一赵匡义跟赵匡胤的儿子争夺家产呢?
李从嘉不好明着反对,只能直接跑到枢密院去开会说道:“我说,你们都差不多一点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李继勋脑子比较有坑,但是他打仗的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带这么多新手过去,到时候出点什么事情,你们哭都来不及。”
李弘冀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万一真的出点什么事情,他怎么跟大家交代?
但是已经都安排好了,他也不好再把人给刷下去啊。
所以他思来想去说道:“要不,我家大郎,就别去了吧。”
李从嘉心里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个你自己看着办,赵匡义就别去了,让赵廷美去吧。”
他既然这么说了,无论是谁都不会在这件小事上跟他为难,唯一让李弘冀纳闷的是,赵匡义是新手,赵廷美更是新手啊,这换了个人也没有对整个领导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看上去倒像是单纯将赵匡义这个人换下来的一样,难道……赵匡义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李从嘉?
李弘冀思前想后也没得出一个结论,而此时李从嘉正在跟赵匡胤一起吃饭,哦,当然还有释雪庭。
经过跑到敌人地盘上武装旅游一圈的事情,李从嘉跟赵匡胤的关系基本上是突飞猛进,赵匡胤对李从嘉的了解更多,再也不担心自己表现太好会引起李从嘉忌惮这种事情——他们这个王,心大的很,基本上从头到尾就是,你是我手下,那就越牛逼越好,反正是给我打工,反正你们没有兵权我说了算。
李从嘉也摒弃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开口说道:“我把赵匡义给换下来,回头你去给他做做思想工作,我倒不是不想让他立功,我是琢磨着,你们家就这么一个文化人,入内阁不好说,但是日后做个尚书应该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军功起家的人不收文官掣肘是真的,但也不能跟文官形成隔阂不是?”
赵匡胤本来也是纳闷,为什么来这一套,不过他比较无所谓,这件事情之中除了赵匡义,估计没有人不满,而且赵廷美还很开心。
对于李弘冀而言,赵匡义和赵廷美都没什么区别,他们身上的标签都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对于赵匡胤来讲,这两个人无论谁去镀金,将来都是他的助力,一样一样的,对于朝臣来说,那就更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