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50(1 / 2)

南洋十几年,仗着手段不凡,嚣张跋扈惯了,以往可没少得罪人。

要是被他的那些仇敌知道他中了绝命掌,难保他们不会闻风而动,群起围攻他。

决不能坐以待毙!

宗归仁睚眦欲裂,他不是不能向姓宋的服软,毕竟广阳只能活七天,他却至少还能活上半年,丁家那边肯定比他还要着急。

只是一来这不是他的风格;二来,姓宋的已经被他打伤了——他对自己的手段向来自信,他深以为,他那一招,宋逢辰就算没有丢掉半条命,也得付出重伤的代价。

既然这样,不如乘胜追击。

宗归仁瞬间有了主意,他抬头看向中年男人,喝道:“我要的十对童男童女到底什么时候能到?”

中年男人一脸谄媚:“我家先生说,最迟明天早上就能给您送到。”

宗归仁面色一变,厉声说道:“告诉章公度,如果今天中午十二点之前,他还不能把我要的东西送过来,我就先拿他的两儿一女充数。”

那姓宋的好像有点背景,难保不会打了小的来老的。所以他必须抓住机会,尽快恢复伤势,今天晚上,他一定要丁家和姓宋的为自己的狂妄无知付出代价。

中年男人一张脸皱成了苦瓜一般,却也只能唯唯诺诺道:“是是是。”

第116章

宗归仁找来的时候,宋逢辰刚刚用完晚饭。

“宋大师,尝尝今年新出的大红袍!”丁思敬将泡好的茶端给宋逢辰,又给在场的玄真师兄弟一人端了一杯。

宋逢辰欣然接了。

大红袍这个名字在后世华国几乎是人尽皆知。

五十年代末,华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武夷岩茶列为华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有九十九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而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典型代表,它属于乌龙茶中的极品,可谓是绝无仅有,在岩茶中最为出众,被称为‘岩茶之王’。加上大红袍产量少,早在宋时就已被列为皇室‘贡品’,所以价格尤为昂贵。

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名冠天下的武夷山大红袍母树,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树龄,每年制出的茶叶只有区区八两左右。

在后世,二十克的母树大红袍茶叶更是拍了二十一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事实上,大红袍,既没有传说的那样神秘,也不止母树那几棵。据传,民国时期,武夷大红袍的产量就不止三十斤之数。

对大红袍的研究和培育也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八十年代,大红袍无性繁殖技术被研发了出来,此后经过二十年的种植推广,大红袍的产量也从刚繁育成功时的二十吨上升到了二零一零年的五千六百吨,价格也日渐平民化。

然而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其实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的茶树上,虽然茶叶研究所那边是宣称无性繁殖基本保留了完整的母本性状,但谁敢保证扦插出来的味道就一定和母树大红袍的一致呢!

毕竟一般人可品尝不到纯正的大红袍。

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宋逢辰。

上一世宋逢辰功成名就的时候,母树大红袍已经停采了,加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钟爱六安瓜片,送礼的时候自然都会迎合他的喜好。

到了这一世,太祖他老人家偏爱绿茶,不爱大红袍的味道,加上为了创汇,所以干脆把大红袍列为了出口商品,主要出售给那些不差钱的华人华侨,国内一般是没有的。

因而宋逢辰一直都无缘品尝纯正的大红袍。

眼下,无性繁殖技术还没有被研究出来,至少能说明丁思敬这儿的大红袍都是纯种。

“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匀齐,香气浓长或幽,滋味固味甘爽,好一个大红袍。”宋逢辰不吝赞美之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