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的教训。
毕竟这些人都算是走的黑道的路子,没几个敢真愿意惹他们的。当然,要是客户有深厚的背景,那自然又另当别论了。
老阎一直退到门口边上,笑意盈盈的看着众人,不时的瞟一眼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掌握着时间。看看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他再次站到台子前面,拿着麦克风叫道:“诸位老板们,时间差不多了,请回座吧,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拍卖这幅作品了。。。。。。”。
~~~~~~~~~~~~~~
ps:谢谢付金的打赏,感谢。。。。。。
150章交易4
150章交易4
“兄弟,吱个声啊。。。。。。”。
刘梅生再一次用胳膊肘轻轻捣了的大脑差点直接当了机,坐在椅子上也伸着脖子往上面瞅着。但刚才人家展示卷轴的时候确实是将卷轴立了起来的,这时候已经安稳的平放在桌子那儿,就算他眼神再是好使,也没那本事看见落款了。
眼珠子转了转,刘梅生就喜笑颜开的道:“那成,兄弟,听你的,你还别说,难怪侯群这小崽子夸你,你这本事确实狗牛的啊,呵呵。。。。。。”。
叶欢也不知道对方欢喜的原因是什么,听见刘梅生夸赞的时候,笑了笑没有说话。
而刘梅生这时却自己在打着小算盘,因为他多次参与这个地下黑市文物的交易,知道那些人只要再将价码稍微提高一点,其中有人肯定要提出来再次验货,就玩意儿有个讲究,在行内的圈子里叫复验。
主办方也认可这点,别人既然花了大把的银子,要是到最后打眼交学费是他自己的事儿,可中途买货验货这也合情合理。
另外,刘梅生吃亏上当那么多次之后,他自己也研究过一些古玩字画的常识。别说这地下黑市文物的交易有假货是常事儿,就连国际著名的拍卖行一不留心也能搞出个赝品来。再说古玩造假历来就是防不胜防的一项长盛不衰的产业,各朝各代出现的造假高手层出不穷,每次要是在这黑市交易里碰不上假货到真是不正常了。
而作伪古字画历来就是造假高手们最乐此不疲做的事情,那些专业造假人士不算,历朝历代的书画名家们大都也有这个恶趣味。远一点的唐伯虎,文征明等人穷的时候干过这事儿,近代的齐白石等名家也拿这玩意当一爱好,好象觉得弄出个以假乱真的名画是一件很大成就似得。
那些职业造假的就不得了了,圈内都知道当时江浙一带赝品泛滥,最出名的就算是苏杭二州,以及扬州那地方了。
其中尤以苏州为龙头,圈内行话都知道苏州片这个词的由来,说的就是苏州当时的古玩作伪。之后才又逐渐延伸到扬州片,还有紧跟其脚步的广州片等等。
而从晚清末期的光绪皇帝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老北京的后门桥一带也崛起一只造假大军,圈内称作是后门造。这些专业造假人士弄出来的赝品完全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很多收藏,鉴赏的名家都曾在他们手里打眼上当吃过亏,普通人根本就没想看出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