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71(1 / 2)

心悠微笑点点头。云晨潇笑道:“好,你先说,看我们俩想的一样不一样?”

水心悠却道:“不,咱们各自写出来,然后交换地方看,省得你耍赖。”

云晨潇无奈答应。两人分别写下心中所想,之后交换位置。这一看之下,云晨潇大腿一拍,欢喜道:“对呀!小悠儿,你与我想到一起去了!”

两人相对一笑,莫逆于心。原来这二人一人写的是“璇玑图”,另一人写的却是“苏若兰”。

作者有话要说:

按:文中所说数字符号即阿拉伯数字。实为古印度人所创,后经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故误称其“阿拉伯数字”。约十三、十四世纪传入我国。

文中所记之事为本人杜撰,年代亦不可考,其时阿拉伯数字尚未传入,古书云云乃本人臆造,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博君一笑耳……

欲话姻缘

第28章

惟愿双宿飞

说起这璇玑图来,则另有一段外史。璇玑图乃是前秦才女苏蕙所作。苏蕙字若兰,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若兰自幼姿容美艳,聪明伶俐,更是知书识理,精通诗文。后嫁与前秦安南将军窦滔,两人婚后相敬如宾,感情甚笃。然则好景不长,那窦滔喜新厌旧,娶得宠姬赵阳台。赵阳台非但容貌娇媚,更擅歌舞,甚是得宠。若兰心有苦楚,终日郁郁寡欢,吟诗作对,聊以消遣。

后来窦滔调任襄阳,欲携若兰同往。若兰因赵阳台专宠,心中不平,拒与同去。窦滔便携赵阳台去襄阳赴任,却留苏若兰独守空闺。自丈夫去后,若兰寂寞难耐,相思成疾,便借助诗文来表达这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经巧妙构思作出诗文,又将诗文织在锦缎上,遂做成织锦回文的《璇玑图》。周朝女皇帝武则天甚爱若兰才气,专为《织锦回文记》,其中言道璇玑图“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意思是这副《璇玑图》五彩相间,缤纷绚丽。长宽八寸,共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此等绝世才情,当真古今难觅。

若兰做好这副《璇玑图》后,命人送往襄阳窦滔手中。旁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深意,唯有窦滔细细看来,读出了妻子的一片深情。他当即准备车马,遣人接若兰来襄阳。自此夫妻团圆,相亲相爱。而若兰也因《璇玑图》名垂史册,流芳万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