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做。”我答应下来。
她点点头,“至于请求外放的理由,便说看三思为权势所误,你反省自己也权势过重,太子心中不安做出谋反之举也怕与此有关,所以决定将大半封地交还圣上,免去要职,外放他地。”
我还在想她所说三年之内肃清韦后党羽,心不在焉的答应了一句。
“他日不管发生什么,你心中都无需愧疚,这是你磕的三个头换来的。”她突然说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我不知她所指为何,面露不解。
“你记住就是了。”已经深夜,她连惊吓带悲伤,加上劳累,似乎随时都要倒下。
我劝她回去休息,她摆了摆手。叫人去取了笔墨,为我写了请求外放的奏疏。又看着我工工整整的誊写了一遍,才放心离开。折腾完这些,天已经蒙蒙亮了。
我长舒一口气,心里却还有些疑惑,婉儿对武三思的死反应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我不知道的是,就在那一夜,她已经算计好何时将自己的性命交出去。她也许,是想着不久之后到了九泉之下,再去向武三思道歉,再去向武皇请罪。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再有五章左右,就完结了。到了现代的部分会再写一两章。也就是说,十章以内,就都结束了。
第65章
第六十四章
起落浮沉,至今日我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将请求外放的奏疏递上去之后,我回到自己的府邸,默默整理行装。
武敏南进来,我放下手中的衣服。她并没有说什么,我犹豫了几番,才开口:“我怕是不能留在长安了。”
“要去哪里?”她问我。
“还不知道,我已向圣山请求外放。”我回答道。“武三思的事…”
“不要再提他。”她立刻打断我的话。
“我写了和离书,就放在书案上。这些年委屈你了。”我想起了崔璧斐,好在这些年和武敏南相处,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更像朋友,她的洒脱到让我心里没有那么沉重,只是耽误了她青春年华,让我愧疚不已。
她听我说反而笑了起来,“也好,我的确不想离开长安。这些年也承蒙你照顾忍让。”她的语气和神态皆不似勉强,毫无悲伤的情绪。
我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她见我尴尬无措的样子,接着说道:“我不崇佛也不信道,但自小厌恶嫁人生子之事,不想一生困于夫君。因此耽搁了许多年,可无奈武皇赐婚只得嫁给了你。想过像武皇一样借夫家成就一番伟业,但看多了争夺发现我更喜欢无所事事的享受。你我这样有名无实的做夫妻,也算成全了我,自与你成亲之后无需再被未嫁的流言困扰,也无需背弃自己的心意为人妻为人母。”
“真的是这样?”我问。
“我才不会为了宽慰你说谎话。若不是你要离开长安,做一辈子假夫妻也无妨。”她走到书案前拿起和离书看了几眼,笑道:“我收下了。”
提笔写下和离书时,心中想了万千种情形,却没想到就这样轻松的说了别离,我自己也笑了起来,尝过太多滋味,甜和苦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确了。
我的奏疏未被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