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你不去吗?”旦问我。
我摇摇头,“不了,我哪里还能再去见母亲。”
“父王。”我回到家中,隆基跪在那里。
我绕过他,进了书房。
“儿臣并非有意隐瞒,诓骗父王的。”引我入宫的下人,自然是他安排的。
我关上房门,任由他跪在外面。
“这已经大半天了,隆基还跪在那儿。”武敏南风风火火的进来了。我撇了她一眼,“我知道了,你出去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隆基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武敏南向来天不怕地不怕。
“既然有功,那你便去奖赏他,来找我做什么?”我说道。
她拂袖而去,似乎又去劝隆基起来了。
天色渐晚,外面起风了。我呆呆坐了一天,起身推门出去。
“起来吧。”隆基还端端正正的跪着。
“父王。”他抬起头,依然跪着。
“别再叫我父王了,你我父子的情谊,至今日而终。”我缓缓的说。
“不,您就是我的父亲,从那时母亲离世时起,您和王妃便是我的父母。”隆基激动起来。
“回相王那里吧。”我依旧一幅半死不活的样子。“从此以后,我只是你的叔叔,这王府你想来便来。”
“父王,您不要赶儿臣走,儿臣知道错了。”我鲜少见他哭,这是他十二岁之后第一次。
我扶他起来,“回相王身边吧,我今日和他说过了。你不是池中物,回那里才能实现你的抱负。”
隆基是聪明人,他也明白不能再强求了。他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离开了。
新皇登基之后,我被加封定国赵王,食邑万户,以宰相身份参政。参与逼宫的五个大臣,也都封王。太平和旦也都和我一般,获得了食邑与实权。
二张党羽都已清除,剩下的便是如何处置武家子弟。
“上官婉儿身为武三思的妾氏,如今侍奉太后,似乎不太合适了吧。”李显和我们几人正在紫宸殿商议。崔玄暐突然说了婉儿的名字,将我从神游中惊醒。
“上官婉儿起草退位诏书有功,算不上武氏党羽。”我拿出先前婉儿给我的和离书,“她早有离开武三思之心,只是为监视他忍辱负重。”没想到这封和离书竟变成了这样的用处,若事实真是这样多好。
崔玄暐哑口无言,李显也点头附和道:“原来如此,真是辛苦婉儿了。”
争辩了一下午,如何处置武三思等人,也没个结果,李显坐累了,便让我们先散。
此次重登皇位,李显更加信赖我和李旦,夜里邀了我俩前去用膳。饭吃了一半,上官婉儿突然走进来了。
我呆滞的看着她,屏息凝神。
“婉儿,怎么才来,来人,快给上官大人备膳。今日听了昊说,才知婉儿劳苦功高。”李显笑盈盈的说着。
婉儿欠身行礼,“参见圣上。”又转头看我,笑容端庄。“多谢赵王殿下了。”
婉儿入席,浅笑盈盈,顾盼生姿。李显看着婉儿,咧着嘴傻笑。
“婉儿你说,想要什么奖赏?朕都答应你。”几杯酒下肚,李显激动起来。
“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