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行事低调,如今更是毫无存在感,他一心想要避祸,整日在东宫读书写字,常称病不出。他想安稳度日,却有人不想要他安宁。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武皇似乎也有此考量。
“五哥,你和四哥就这么等着江山拱手让人吗?”我才下早朝回来,刚推开书房的门,就听见太平的声音。
“有些日子没见你了,在忙些什么啊?”我岔开话题。
“五哥,你和四哥就真的毫无打算吗?”太平一脸不悦。
尝过苦头之后,我已经明白我无法左右大的历史进程,既然未来还是李唐的天下,我又何必做多余之事呢?只是这话无法和旁人说清楚,在众人眼里就变成了消沉不思进取。
“打算?我还能打算什么啊?”我往旁边坐下,悠悠的捧起茶送到嘴边。
太平看我这副样子,气的说不出话来。
见她反应如此之大,我收起不正经的样子,叹了口气。“太平,你不要着急,现在任凭他们上蹿下跳,日后这天下终归还是我李家的天下。”
太平冷哼一声,“五哥哪来的信心?”
“我自有打算,才敢与你这么说。”我说的胸有成竹,其实我哪有什么计划,不过是等着随机应变罢了,让一切顺其自然。
“五哥当真?”太平收起了那副严肃的面孔,眼中尽是担忧。“那五哥准备如何应对?听说昨日有人上表万民请愿书,请立武承嗣为太子。”
“陛下还没到年老糊涂的时候,太平你放心,陛下登基也不过一年,政局不稳,立嗣并非小事,她不会急于这一时的。”武皇登基之后,我们都不再称呼母后了,自然我也不会再叫她“阿娘”。她似乎想与女性的一切告别,像一个男人一样,来展现自己的威势。
我刚安抚过太平不几日,便传来消息。数日之后的明堂祭祀,本该由太子担任亚献,武皇却将此交给了武承嗣,并且定了终献为武三思。这本该是由我与李旦担任,此举一出,便是向天下表明了要立武家子嗣做太子的想法。
我也慌了神,难道历史的走向会改变?
“为何不让本王见陛下?”我急匆匆赶到武皇寝宫,候命的宦官却不为我通传。
“殿下请回吧,陛下正在休息。”
“胡说,这个时候陛下怎么可能休息了?快去通传,误了事你担待的起吗?”就是闯,我今天也要见上武皇。
宦官一时犹豫,我推开他走上前去,还没走进大殿,就被走出来的婉儿拦住了。“殿下若是为明堂祭祀一事来,还是请回吧。陛下正在批阅奏章,殿下不要为此等小事打扰了陛下。”
“小事?事关皇嗣怎么能是小事?”我强硬的想继续往里走,婉儿却丝毫不让。
“如今天子姓武,庙堂供奉的也是武家先祖,由武氏子弟祭祀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殿下为理所当然的事来争辩不就是小事吗?”上官婉儿平静的说道。
“你…”我指着她气的不知如何。我恨的咬牙切齿,却无从反驳。正在此时武敏南从殿内走了过来,“上官大人忘了,赵王殿下如今也是姓武。”
我大吃一惊,成婚后我俩各过各的,虽在同一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