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将军对李若松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用一兵一卒,只是一群工程学士就让南方十六国乖乖认错,在林将军看来,李若松完全可以被称为军神了。
第355章阴差阳错
李若松安排工程学士过去只为了做一件事,修建大坝,南方十六国遍布河流,但是这些河流都只是支流,河流的主干道在南楚境内,工程学士们带了几十车的材料过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建造起一座雄伟的大坝,将流向南方十六国的河流从中截断。
南楚从此多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湖泊,而南方十六国却因为缺水而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南方十六国硬是挺了半个多月没向南楚低头,派了不知道多少士兵前往南楚境内想要炸掉大坝,结果不管派了多少人去,大坝都依然站立在那里,反倒是他们派去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再无音讯。
南方十六国也曾想过收买几个南楚的军官,请他们帮忙去把大坝炸掉,可这些军官,给他们送多少金银珠宝,他们就收多少金银珠宝,可一旦提出让他们帮忙炸掉大坝,他们就开始各种找理由,什么没时间,什么防备太严,什么活动经费太少,等等等等,刚开始南方十六国派来的人还以为这些军官说的是真的,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军官次次都是这么说,同时不管什么东西都收之后,南方十六国的国主们一下明白过来,这些南楚人,心肝都黑透了,收钱的时候毫不手软,给多少要多少,可让他们做事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根本就是在耍他们。
大坝炸不掉,派人的路子走不通,军官不上当,收买的路子走不通,短时间之内想要重新找一条河流引水过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就算是有这么一条河流,南楚能够截断一条河流,他们就能截断第二条河流,所以这种行为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
最让南方十六国觉得恐惧的,还是南楚修建大坝的速度,南楚境内流向南方十六国的河流名为楚河,是楚江最大的支流,也是南方十六国河流的主干道,楚河大概有楚江一半宽,也很深,在大坝修成之前,要是有人跟他们说南楚能够修建出一座截断楚河的大坝,这些国主能够用妖言惑众四个字把对方的脑袋给砍了。
结果南楚不仅是把大坝给建成了,还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要不是他们安排在平南府中的间谍是亲眼看着这座大坝从无到有建起来的,且大坝建成之后他们境内的河流真的就慢慢枯竭了,他们绝对不会相信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水,南方十六国在经历了十多日没有水喝的日子之后,终于决定向投降,他们意识到南楚之前并不是没本事跟他们闹腾,而是根本瞧不上他们,他们不过是靠着福寿膏把张家军给打败了,就被大赫给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飘飘然的,以为南楚已经在他们手心里握着了,接收南楚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联军被赶回来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是自己的战斗力太弱或者是南楚的子弟兵太强,他们只是认为各国的精锐都没有出动,被赶回来的也不过是一群泥腿子,被人打得溃败才是正常的,像是之前那样才有些反常。
再到后面李若松带兵追击却被他们困在南边被迫进入恶魔谷的时候,他们更加瞧不起南楚的战斗力,虽然李若松在退守恶魔谷之前烧掉了他们的种植罂粟的地方,可罂粟这种东西并不难培养,他们手里也都留了足够的种子,被烧了再种上就行,比较麻烦的是那场火太大,点燃的罂粟被周围的老百姓和士兵们闻到了,有的人当时就没能挺过去,还有不少人直接上瘾了,一天闻不到就犯病。
李若松也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烧的,那个山谷的土地现在别说是种罂粟了,就是野草都长不出来,半年多了,山谷还是光秃秃的一片石头地,李若松倒是轻松带着人朝上风处跑,下风处的这些人可算是倒了血霉,且另外换地方种植罂粟很费功夫,要重新砍伐树木,清理土地,都是要深耕的,否则土里面的那些树根、草根根本就挖不出来,一旦放任它们埋在里面,不用多久就会再长出一片森林来。
原本南边的国家是打着储存福寿膏的仓库被毁了,不要紧,地里还长着不少罂粟,想要多少福寿膏就能制造出多少福寿膏,后来罂粟山谷被烧毁了,他们也没当成什么大事,觉得不过是些罂粟,重新种上就行,如意算盘打的挺好,只可惜李若松心狠手黑,不止是把仓库给烧了,把罂粟给烧了,还把山谷给毁了,两年之内,种植罂粟制作福寿膏的想法只能搁置。
要说对李若松恨得最厉害的,还真不是大赫人,而是安和国的君主,那片山谷在他安和国境内,当初是没其他地方比这里更合适,且由于罂粟种在安和国的缘故,其他十几个国家有求于安和国,十六国隐隐以他为首,这几年安和国的君主甚至有了一种自己是南边的王这种感觉,因为不管什么事,其他国家都会过来问问他的意见,他同意的基本都实施了,他若是不同意,要么让他满意,要么就被干脆搁置起来,安和国的君主一直觉得再给他几年时间,南边肯定能够统一,而等到打下南楚,他大一统的梦想就不止是梦想,而是成为现实。
可偏偏李若松只用两把火就把他的大一统梦给烧了个一干二净,连带着还让不少安和国的百姓和南方十六国的精锐士兵染上罂粟瘾,为了防止安和国私下动手脚,其他十五个国家都安排了最精锐的士兵由自己最信任的将领带着驻扎在山谷周围,又要彼此防范,又要彼此接触,他们住的地方距离都很近,且山谷的上风处山林居多,下风处却是个盆地,这些人就都居住在盆地里,好死不死的被罂粟烟给祸害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十六国的注意力一下从李若松身上换到了安和国君主的身上,十六个国家的精锐,十六个国家深受君主信任的将军,十六个国家战胜南楚的希望,全部都被毁了,安和国的君主忙的焦头烂额,又要调查谁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又要跟其他国家赔礼道歉,又要安抚本国的老百姓,又要处理感染罂粟瘾的这些人,安和国的君主恨不能将李若松立马抓住,然后将他凌迟处死,这都还不足以平息他对李若松的痛恨,他只想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将其挫骨扬灰,想法挺多也挺美,到了最后却还是只能忍辱负重的去跟李若松求和,安和国的君主没等上路就死在了自己的寝宫,他是被自己生生给气死的,死的时候面目铁青,双眼突出,牙关紧咬,一副凶相,也不知死后阎王爷会不会被他这幅样子给吓到。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他们没能直接干掉李若松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只是处理那些被染上瘾的百姓和士兵都已经很艰难了,更不用说安排人追击李若松等人,所有人都以为李若松是犯了轻敌冒进的毛病,李若松也没有给任何人做过解释,直到后来南方诸国的求和使者团抵达南江府,将前因后果在南楚的朝堂之上跟竹筒倒豆一样乌拉拉说了个清楚,其他人都还以为李若松不过是个年轻的花架子,纸上谈兵的本事强过他带兵打仗的本事。
李若松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去剿灭南方十六国的主力部队,他的目标非常明确,毁掉福寿膏,找到罂粟地,让南边短时间之内再无余力可以种植生产这种害人的东西,李若松从俘虏们的口中打听到仓库所在之处以及种植罂粟的山谷之后,当即下令分成两支队伍,一支带着俘虏去烧毁仓库,另一支则直奔种植罂粟的山谷。
南方十六国之所以会认为李若松是要去剿灭他们的精锐部队,从而在唯一的一个山谷中设置埋伏,这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