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把之前的百姓们给安置好了,京里来的这两万多人又到了,还大多数都是孩子,如何安置又成了大问题,孩子们年龄普遍偏小,十岁以上的也不过一万多人,另外还有三千多三岁以下的奶娃娃,有的是被自家兄长带着的,有的干脆就是孤儿。
李若松组织精海卫的管理人员开了几次会议,最终决定由驻地中的军民领养这些孩子,最早一批进入驻地的人中,有不少是不愿意再成亲但是又想有个孩子的人,女子相对多一些,这些女子现在收入也比较稳定,随着驻地的扩张,第一批进入各个工厂工作的人也基本上走到了管理岗位,就是没走到管理岗位的,也都成了技术骨干,尤其是纺织厂、被服厂的女工,很多担任技术指导的组长都是在工厂成立之初就已经入厂工作的人,这一批人里面,原先就属于宁海府的人中有不少都是被海盗们祸害过的,也有被当地官员折磨过的,她们不愿意成亲,甚至是厌恶男子,平日不是去厂里,就是在家中休息,这些女子和双儿认养孩子的愿望比较强烈,尤其是孤儿中的女孩子和双儿,如果不是驻地的高层还在开会商讨,她们都想用抢的。
当然,这些女子和双儿也不是一直等着上面下决定的,她们以前下班了都是直接回家,现在是下班了就到安置房去哄孩子,都是挑的合自己眼缘的孩子,给送点吃的、喝的、玩的,还会做些小衣裳小玩具什么的拿来送给自己看重的孩子,就等着上面松口允许领养之后把孩子们接回去。
结果,驻地里面还没开始张榜公布可以收养孤儿,已经有不少小孩子开始喊那些女工为娘了,弄得李若松是又好气又好笑,在驻地允许收养三岁以下孩童的告示张贴公布之后,女娃和双儿是一扫而空,留下的都是男娃,不过,在半个月之后,男娃也都被认养的差不多了,大多是驻地里面成亲的同性家庭,他们没办法生,也不愿意找人生,认养一个孩子倒是挺好的。
年纪稍大一点的就送去各个学校中就读,由驻地统一安排,几个厂子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才把这两万多人的衣裳被服赶制出来,驻地工程队也是三班倒的连轴转,用了三个多月就建了一批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出来给这些孩子们住。
驻地的人增长的很快,管理却丝毫不乱,不是没有闹事的,而是闹事的不是被驱逐了,就是被丢去矿区和劳改部干活去了,犯下重罪的都被击毙了,雷霆手段之下,没心思的老百姓过的很安心,有几分心思的人也都歇了心思,再加上进入驻地之后必须经历的三个月的管教学习期,三个月后,这些人也都融入进来,不融入不行,人口多了,之前很多没办法做的事情也都可以提上日程来了。
之前精海卫缺人,非常缺,开矿、冶炼、铺路、生产车辆、制作服装、种地开荒,样样没人,等到人口不断填充进来之后,这些活也都有人来做了,驻地里面各个工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等到这两万多人进来的时候,驻地范围内的官道已经全部都是六车道宽的水泥路面,且成栋带领的研究院在两年前就研制出了电力,只是碍于没有铺设管道的人员,电还只是在精海卫驻地内做了应用,电灯是最早投产的,驻地之前照明取暖都是用的石油,可露天石油矿这种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成栋还想着将石油用在更该用的地方,当然不会一直这么无谓的消耗石油。
虽然汽车一时半会儿搞不出来,可是发电机还是可以先弄出来的,两年多前,第一台水动力的工业发电机被研制出来,并投入使用,精海卫的府城一下换了模样,电灯、电报的投入让驻地的照明和通讯提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人,没办法在整个驻地范围内进行推广,要知道,精海卫的驻地现在可不是只有一个府城,而是一个府城十二个城镇,相隔的距离都不是很远,从府城到这十二个城镇,骑自行车只需要三个小时,这十二个城镇呈环形包围在精海卫府城周围,每个城镇都有一支子弟兵的连队驻守,城镇最高的文官是镇长,最高的武官是子弟兵的连长,最高的治安官是治安局的局长,最高的法官是刑院的院长,管理模式跟大楚完全不同。
大楚的县令是统管所有事务的,不止是要懂农业,还要会断案,再要抓教育,然后还要管经济,根本忙不过来,而精海卫的管理模式则是镇长下面设置四个副镇长,副镇长分别负责商务、农业、教育和生产管理,治安交由治安局来管理,包括日常治安管理巡查以及违法违纪事项处罚,至于涉及到诉讼方面的问题则统一交给刑院负责,需不需要服劳役、入狱服役以及判处死刑,都是刑院负责的。
这种管理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细化的,不再像之前那样一个人一把抓,忙碌不说,还容易抓瞎,现在是各管各的,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但是,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了一言堂的出现,对于精海卫这个新兴的地方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
在所有的管理中,工业是李若松抓的最严的,现在各个城镇都设置有不同的厂区,总厂都是在精海卫的府城,生产线则安置在周边乡镇里,比如被服厂就设置在一号城镇,一号城镇里面住着的大部分都是没办法做重活的人,老弱病残多在这里,别的不能干,做做以上,搬搬袋子还是可以的,慈善堂也设置在一号城镇中,算得上是住了一个镇的裁缝。
这些城镇的名字都是成栋想的,非常简单,从一到十二,因为这个,李若松没少后悔自己当初把给城镇起名的事情丟给了成栋,他那个夫郎,让他搞些研究他是会尽心尽力恨不能不吃不睡的,可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他都是能不操心就不操心的,瞧瞧,让他给城镇起名字,人家就来个一号城镇、二号城镇,等到自己想起来过问的时候,名字都已经定下来了,也就只能这样了。
成栋现在比之前轻松的多,武器生产完全由平先生和路易在负责,生产线则交给海文负责,海文是冯保从西洋带回来的,非常擅长发明这种东西,发电机如果不是有海文和他弟弟海森不会这么快搞出来,毕竟,大楚一直视这些东西为奇淫巧计,根本不重视,所以在要开拓思维的时候,大楚人明显比不上这些洋人。
张管家现在是医院总院长,药剂的生产和研究也是由三个洋人在负责的,半年前,研究了几年的盘尼西林终于成功研制出来,可以说是让成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那些枪支火炮造成的伤势并不是只伤别人不伤自己,西洋的科学发展速度已经赶在了大楚的前面,大楚面临的战乱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全平息,而西洋现在却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他们能够搞出来的东西,对方不一定搞不出来,看这些洋人就知道,他们已经处于思想萌芽阶段,一旦在这方面被西洋人给赶超了,成栋有预感,大楚若不能尽快发展起来,早晚会跟之前那个时空经历过的事情一样,再次沦为半殖民地。
这个担心成栋也跟李若松沟通过,李若松脑子很快,他除了派人严密监控这些洋人以外,还跟冯保交待,以后出海,一方面是买粮食卖丝绸陶器找高产作物,一方面是搜刮那些小国家的人才,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觉得能用,就先捞到自己碗里来。
第三方面就是每次出海都要带一批年轻的官员出去,文官武官都要去,年纪大的官员就安排家中有出息的子弟出去,去看看那些西洋国家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子,他们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东西。
这个时期被后世誉为大楚的黄金时期,对外贸易、对外交流都达到了大楚的巅峰,其派出学习的人数和高度是后世完全无法比拟的,而从海外回来之后,这一批批的青年在各行各业也确实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李若杉即位之后,无数次感慨自己运气极好,碰上了如此有远虑的兄长和哥夫,否则,面对十国联军的入侵自己恐怕是毫无办法的。
第2章准备劝降
楚京城久攻不下,大元丰对几位将领非常恼火,在大帐中发了几通脾气,随着大赫士兵伤亡的增加,大元丰有些忍不住了。
“不过是座孤城,你们这些人居然打了这么久,已经半年了,三十多万大军,却始终没有拿下来,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是不是安逸日子过的太久了,你们这些人都已经忘了该怎么领兵打仗了!要是你们都忘了我不介意换一批懂得人来!”大元丰拍着桌子吼道。
十多位将领屏息凝神的站在那里,听着大元丰的怒斥,等到大元丰说累了停下来喝口水的时候,莫顿将军怒气冲冲的说道:“大王,明明就是那帮子贱民不尽力,否则咱们早就把楚京打下来了,你不知道,他们这些人上战场的时候不尽力,吃饭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能吃,哪里是来打仗的,根本就是来吃饭的!”
说完,莫顿很是不满的看了旁边站着的几个降将,他们里面有丰国叛逃的将军,也有大楚叛逃的将军,无一例外是带着士兵投降的,最多的一位叛将带了一万多士兵投降过来的,大元忠当然不会拒绝这些叛逃的将领,反倒是异常欢迎,非但是给予重任,还额外赏赐了不少金银珠宝,一边是给叛将厚待,一边是屠杀反抗的军民,双管齐下,丰国能够这么快速的灭亡,就是大元忠这种手段造成的,杀怕了你,再告诉你听话的好处,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大元忠死后,大元丰承袭了他爹的做法,只是他没想到大楚的将领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