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第58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2 / 2)

在2004年1月史蒂夫与迪士尼公司谈判终止后,以丰富多彩的行话、俚语著称的商业杂志《综艺》就报道:“皮克斯公司把‘迪士尼王国’打‘瘸’了,以至于在接下来的10个月里,‘迪士尼王国’都走不了了。”史蒂夫也嘲弄似的说:“迪士尼公司如果不能够与皮克斯公司分享将来的成功将会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啊。”

艾斯纳对这件事情的评论还是相当得体的,他称赞皮克斯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在约翰·拉塞特的带领下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希望皮克斯公司在将来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迪士尼公司非常愿意在基于双方都接受的协议条款下继续合作。”他宣称。他也承认:“皮克斯公司非常明白它自己正在走的路,它也会很快成长为一家独立的公司的。”可以看出,艾斯纳所用的“非常明白”这个词指的是,他已经承认了史蒂夫的政策决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到这个时候,皮克斯公司的5部电影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销售出去了价值达到1。5亿美元的dvd光盘和录像带。虽然这种势头可能很难维持,尤其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没有了迪士尼公司的支持,但皮克斯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毕竟达到了每年30%。

然而,在这场“巨人之争”中,两个人都既是获胜者,又是失败者。迪士尼公司失去了巨额的收入,而史蒂夫失去了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

这场“巨人之争”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尽管艾斯纳对两家公司的冲突表现得语气平和,但乔布斯和艾斯纳之间就像艾斯纳和奥维茨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他们“互射沾有毒液的箭”、“互相投掷石块”、互相凌辱,就好像真的在进行一场战争一样。

然而,史蒂夫的胜利又是一种“苦乐参半”的局面。他、约翰·拉塞特和皮克斯公司的全体员工都会有一种尊严被损害的感觉,因为他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巴斯光年和伍迪以及《玩具总动员》的其他角色融入迪士尼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的作品《玩具总动员3》里。迪士尼公司有权这样做,因为根据两家公司签订的协议条款,皮克斯公司所有动画电影的续集拍摄权利都归迪士尼公司所有。更为糟糕的是,荏2005年1月艾斯纳宣布——他就好像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深深地“扎史蒂夫一刀”似的——两家公司将对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3》的剧本进行创作竞赛,但结果是迪士尼公司一位初学者赢得了竞赛的胜利。一位初学者竟然打败了皮克斯公司!

史蒂夫与艾斯纳的冲突让人想起了奥维茨与艾斯纳的冲突,这时罗伊·迪士尼闯了进来,他也给了艾斯纳重重的一击。“在一年多以前,”罗伊说,“我就警告过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我们认为迈克尔·艾斯纳在与皮克斯公司的关系上处理得不恰当,我们也说过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危险了。”

最后,史蒂夫赢得了关键的一场战争。艾斯纳将会比原先预定计划提前一年下台,迪士尼公司新的首席执行官鲍伯·艾格将有可能更好地处理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并引领两家公司朝着一个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即使没有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公司也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下几部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不论将来发生了什么事,不论皮克斯公司是与迪士尼公司携手前行,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史蒂夫·乔布斯都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不论是谁执掌迪士尼公司,他也是一家综合性两业公司的总裁,他也就不可能成为动画电影界“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的头衔应该归史蒂夫·乔布斯。当然,即使史蒂夫是站在了约翰·拉塞特的肩上才拥有了这样的荣誉,人们也动摇不了他的辉煌地位。

史蒂夫成了不折不扣的电影业界巨人。

即使是站在奥林匹斯山的希腊诸神,也免不了会受到伤害。即使史蒂夫是—个大人物,有着巨额的财富和辉煌的成功,也免不了受到各种灾祸或疾病的缠绕,这一点他和普通人一样。

在—个星期天,也就是2004年8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给他的朋友、同事和雇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我的同伴们:

我个人有一则消息非常想告诉你们,我想要你们亲自从我这听到这则消息。

在这个周末我在医院做了一个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