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第57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2 / 2)

迪士尼公司的年度会议如期在美国费城召开,在大会上,罗伊的话虽然只是象征性的,但也明显地带有一种威胁的口吻:“我过去说过……如果我要有足够的步枪,我会用它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罗伊很快又把话转到了现实世界,他继续说道:“曾经有人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问我,什么时侯我们才能清洗完‘洗手间'。我想,将来不论谁接任,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性的,他总应该换一换公司里的电灯泡吧。”罗伊的这句话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暗指驱逐艾斯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罗伊的这些话与他在辞职信上对艾斯纳的指责很不一样。罗伊真是把艾斯纳当做“肮脏的厕所”吗?

或许一位相当有逻辑、条理性的分析人士也会忽视这一点:这实际上是罗伊的宣传攻势,目的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塑造一个完全失败的首席执行官形象,因为他把富有创造力的合作伙伴都给“赶跑”了。根据罗伊的说法,艾斯纳常常压制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如今在公司里,如果有人想试探着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艾斯纳就会把他们‘一棍子’打回去。”

最后,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对艾斯纳进行信任性投票,其中反对艾斯纳的不信任投票占到了令人吃惊的43%。结果是,董事会成员一致表决把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两个职位分离开来。这样就逼迫艾斯纳辞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给他保留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这件事的发生好似在突然之间,迪士尼公司的发展前景变得无法预料了。艾斯纳还会继续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吗?或者说他最终也会辞去这个职务吗?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件事的发生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艾斯纳认为,迪士尼公司现在的情况与在1984年“迪士尼王国”危难之际他走马上任时的情况大不一样。“2004年与1984年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它们都有一个数字‘4’。”艾斯纳说。

对史蒂夫·乔布斯来说,罗伊·迪士尼与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激烈冲突简直就是一个天赐良机。这件事把艾斯纳置于公众的压力之下,如果在此时两家公司签订协议一定会有利于皮克斯公司。即使史蒂夫还需要经过一段“坐山观虎斗”的权衡过程,以寻求与一个不受艾斯纳控制的迪士尼公司合作,但现在明显的情况是,史蒂夫巩固其优势地位的机会又增大了不少。

与此同时,皮克斯公司将要公开上映它那最具有冒险性的电影——《超人特工队》。

在开始创作《超人特工队》之前,皮克斯公司就像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密封实验室,有一些天才般的动画电影制作精英和执导精英在这个“实验室”里辛勤工作。“在最近10年里,”史蒂夫说,“我们公司已经成长为创作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这些技能只有你在公司里才能获得,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的。当然,我们雇用的员工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懂的,因此,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技能。皮克斯公司员工的特点是人数少而人员精,我们喜欢保持这样的特色。”

当一个电影制作组故步自封且不能采纳其他人意见的时侯,它就已经潜伏着某种危险了。很多人认为,迪士尼公司摄制组制作的动画电影不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最高管理阶层内在的本性,正是这种本性制约了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向观众喜爱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就指责迪士尼公司受“九大元老”管理风格的影响:公司里的这些元老都是在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手下“打天下”的,他们当时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他们的参与下,迪士尼公司制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但现在他们却抵制创新思想。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些20多岁的动画制作人员需要磨炼几十年才能制作出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作品,他们这种思维定势明显地窒息了动画电影制作中的创新思维。

皮克斯公司也会变得沾沾自喜吗?它也会像迪士尼公司一样失去创新的优势,再把他们原先成功的电影作品重新“复制”一下吗?人们会很容易想象到,一家公司的迅速成功会使自负的心态恶性膨张,甚至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也会因此而黯淡下来。现在皮克斯公司还处在《玩具总动员》和《海底总动员》一鸣惊人的兴奋与喜悦之中,但约翰·拉塞特却异常冷静,他一直坚守着自由创新的公司管理思路,努力让这种思路变得冷静清晰、牢不可破。

在谈到苹果公司的时侯,史蒂夫说:“我们的制度就是没有什么制度。”然后他又补充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一个过程。”过程和制度之间是有区别的,过程代表的是随意性、自发性和冒险性,但在注重过程的同时,还应该承认固定性的作用,以及纪律、规则的重要性。在2000年,正当皮克斯获得很大发展,公司人员都在重视过程的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