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史蒂夫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幸福美满了。对于那些见惯了史蒂夫单身生活的人来说,史蒂夫成为了一家的男主人,并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简直是不可恩议的。但当看到史蒂夫和他儿子里德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承认,史蒂夫的确是—位尽职尽责而且还颇有爱心的好父亲。
现在史蒂夫一家的成员还在增加,就好像他一直不知道知足一样。在这一年的8月19日,史蒂夫和劳伦娜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艾琳·西恩娜。
史蒂夫在这一年已经41岁了,如果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他还很年轻,但毕竟他已到了中年了。他的头发也开始慢慢变得稀少,鼻粱上也需要架一副眼镜了。这时按说他的工作、生活节奏也该放慢了,可对于史蒂夫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放慢“节拍”是不可能的。他还和以前一样有着开拓不息的动力。
当皮克斯公司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动画电影发布会的时候,史蒂夫并没有指望迪士尼公司能够“兴师动众”地派人参加,不论是动画片《风中奇缘》的发布还是《玩具总动员》的发布,他都是这样想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为发布会做了开场发言。迈克尔·艾斯纳和罗伊·迪士尼也都到了发布会现场,另外还有很多娱乐界的高级记者。史蒂夫这时候也容光焕发,颇有“明星”气派。
发布会后,史蒂夫怀着很大的决心回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以前把皮克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放给了皮克斯公司的人员,他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了next公司那里。因为在next公司,他对公司的员工相当熟悉,也有共同语言,并且他也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一些技术。
在皮克斯公司里,史蒂夫总是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就像严格遵守交易规则的投资者一样,把钱投入到公司,然后偶尔回来一次问一些会让每个人都感到难堪的愚蠢问题,接着又会悄悄溜走。但现在史蒂夫决定不这样了。在纽约举行的发布会上,史蒂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下决心要亲自掌管皮克斯公司。
然后,史蒂夫正式通知埃德·卡特穆尔,他要给卡特穆尔调换一下工作岗位。埃德仍继续负责他原先的所有工怍,只是不再担任皮克斯公司的总裁了。史蒂夫这次要亲自“挂帅”,不仅要担任总裁,还担任公司为公开上市而组建的董事会主席。他也一改过去有时一个月只到皮克斯一次的做法,现在到皮克斯公司的次数达到了一个星期两三次。史蒂夫也亲自主持皮克斯公司每周举行一次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会议,他这样做本来就让其他人很不舒服了,但他还坚持约翰·拉塞特也应该参加会议。约翰·拉塞特在《玩具总动员》上映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被史蒂夫从他的导演和动画电影主要制作人的岗位上“拿”了下来。
史蒂夫·乔布斯走在自己的公司里有一种感觉,他感到有一个无形的“网罩”在他的周围笼罩着,这个“网罩”是由史蒂夫自己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公司员工对他“牢骚满腹”的真正体现。一位离任的皮克斯公司主管恰如其分地这样描述史蒂夫:“在人际交往方面他并不是个内行。”而约翰·拉塞特却能在皮克斯公司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员工们在皮克斯公司里工作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他们对工作、同事和公司都很满意。
约翰·拉塞特非常乐于处理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他从心里喜欢他的员工,也很在乎他们的感觉。史蒂夫则显得对他的员工太过于无情,他常常大声训斥公司员工,有时连和他关系密切的下属和朋友也不放过。可以说,史蒂夫是操纵了公司员工的忠诚,而约翰则是赢得了他们的人心。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有时候却很同情史蒂夫。他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或许还有别人的情感,但史蒂夫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他如果在员工中间转一圈的话,可能在他走后,员工中间就会出现一阵骚动,甚或怨恨之声。
吉尔·阿梅里奥一直指望苹果公司能够开发出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然后凭借这种操作系统与装配微软操作系统的机器竞争,从而获得一定的电脑市场份额。但吉尔最后又放弃了让苹果公司内部人员开发完美的操作系统的想法。在绝望中,吉尔和苹果公司负责技术方面的主管埃伦·汉考克开始向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提出他们的建议,希望苹果公司的新一代电脑能够使用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软件操作系统。
但又有人向吉尔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如果苹果公司打算使用其他公司的操作系统,那么至少应该和让·路易·加塞谈一谈这个同题。苹果公司在斯卡利任总裁的时侯,加塞由公司的市场主管被提拔为麦金托什机研发项目的负责人。然而,加塞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如果一个项目没有让他满意,他是不会让这个项目过关的。在斯卡利看来,由加塞负责开发的一个接一个的项目都没有“完成”的时候。因此,平常说话很和气的斯卡利经常和这位有着火暴脾气的法国人发生冲突,有时甚至会大声争吵,他们之间的事也成了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