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传-第12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1 / 2)

—一以太网(ethe),这种程序能使同一办公室里多台机器共享文件和信息。

最让人惊奇的是,在电脑桌面上用手移动一个小东西,就能控制屏幕上的插入点,这就是鼠标。当然这并不是最新设计,有一个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梦想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设计出了鼠标的原型,他是在斯坦福研究所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所承担的研究项目中设计出了这种鼠标。

拉里·泰斯勒自从在parc工作后,已经向很多人展示过他们的展品,但从苹果公司来的这一批人却和别人不一样。“给我印象最深的,”泰斯勒说,“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我来施乐公司7年来听到的最有水平的问题。以前来参观的任何人,包括施乐公司的员工、大学教授和学生,都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表明,他们懂得所提问题的含义,也理解这其中的细枝末节。”

“在这次展示活动结束以后我确信我要离开施乐公司而去苹果公司了。”泰斯勒真的这样做了,他成了苹果公司的一名技术专家,还兼任公司的副总裁。

在他们开车回库比提诺的路上,史蒂夫·乔布斯还一直兴奋地说个不停,他转过头去问比尔·阿特金森,要经过多长时闻他们梦想期待的“丽莎”才能问世。阿特金森是一名优秀的程序专家,但在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方面却经验不足,他只是猜测说:“哦,大约6个月吧。”但随后,他却从苹果公司离开了5年。

那次去parc参观在苹果公司所激起的热情对现在我们每一个使用个人计算机的用户来说都是一大幸事,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丽莎”电脑设计项目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在苹果公司里,开发“丽莎”电脑的员工总显现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明显和公司其他员工不同。除非你戴着一枚黄色的徽章才能进入他们的工作区,也就是位于库比提诺班德雷驱动器产业区(苹果公司的一个产业区)的一座漂亮的大楼。但那种优越感并不能保证工作成果会令人满意。“我们简直快要发疯了,”霍金斯说,“在这里人人,包括乔布斯,都在为‘丽莎’拼命地工作,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和电脑有关,而且最要命的是成本问题,以前的设计方案规定机器的销售价是2000美元,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产品最后投放市场的价格是l万美元。”

“从根本上我们低估了两点:一是‘丽莎’电脑的成本是多少;二是最终完成开发项目需要多长时间。”霍金斯说。

在当时的情况下,史蒂夫·乔布斯身上那种明显冲突的个性特征完全表现了出来。他可能会让每天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恼怒不巳,他也可能转眼间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也有能力激起苹果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为他真心实意地工作口“对于‘丽莎’电脑,他非常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意义将会非常巨大,肯定会在大学校园里掀起轰动。’从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滑稽可笑的想法,但在那时人们还是拼命工作,尤其是一些工程师,他们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和外面的欢声笑语都绝缘了。”

“史蒂夫有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可以让他一往无前。当史蒂夫相信某件事情能成功时,他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可以让他冲破任何障碍,麻烦或者其他东西的阻挡。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霍金斯坚持认为:“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就是我们真正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要改变世界。”

当然,霍金斯的想法实现了,但实现的目标中没有“丽莎”。

到1980年,苹果公司的员工巳达到200入,后来到了600入,再后来是一千多人,它的工厂也从加利福尼亚州扩展到得克萨斯州,以及爱尔兰和新加坡。苹果公司招聘大部分员工也不再是仅仅凭着他们的热情,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简历了。

在1980年的夏末,苹果公司的组织机构突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公司规模扩展迅速,以前的机构设置显得缺乏灵活性。经过一番暗地操作,斯科蒂和马库拉,还有公司的几位主要经理,策划了一个把公司分成3个部门的方案。一个部门是配件部;第二个部门是磁盘驱动部,也是公司正在努力发展的一个部门;第三个部门叫做个人电脑系统部这是由苹果2和苹果3两条生产线合并成的一个部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