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公孙泽差点把嘴里的橘子吐出来,“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
而展超已经听傻了,“……绕口令?”
“我是刚刚想到的啊。”包正把手上的橘子汁擦了擦,“剥橘子有助于破案。”
“你就是瞎猜。”公孙泽斜了他一眼,“根据呢?你怎么知道是独居啊?”
“凶手设计这些意外需要很多时间,而且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目标,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如果家里有人,很容易引起怀疑。”
“万一家人是同伙呢?”公孙泽还是不信。
“如果有同伙,他们第二案完全可以一人提前进入酒店,一人引诱死者上钩,不需要给我们留下一个风衣女人的线索。”包正解释道。
“那城南呢?你怎么知道住在城南?”公孙泽又问道。
“这人为了不引起注意,每次都选择不同的邮筒,我们的收信时间也有早有晚,我整理了一下,下午收到的那一批大都在城北,而上午收到的那一批大多在城东,城南只有零星几封,但早晚都有。”包正用小木棍点着墙上的笔记,“城西郊区,邮递员上班不勤恳,容易推迟到第二天,他很细心没有选择,而且故意不在城西寄信,有误导作用。”
“他非得跟你想的一样啊?”公孙泽斜了他一眼,“而且万一他故布疑阵呢?”
“今天咱们的案子安排在了城南,我打电话确认过了,凶手的信九点之前就到了邮局,你觉得如果他不是就在附近,信能来得那么早?”包正反问道。
“……”公孙泽还是不肯完全相信,“年龄呢?”
“能规划出这样的案件,还具有这么强的反侦察意识,学历不会太低,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至少二十多岁。但年龄太大,容易养成工作有关的社会习惯,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这种线索。”包正分析道,“而且,那把黑伞的品牌性价比非常糟糕,最适合小公子哥炫富了。”
“可你妈也有一把。”公孙泽笑着瞥了包正一眼。
“呃……我妈她就喜欢凑这种热闹,你又不是不知道。”包正有点无奈。
暂时放弃调侃他,公孙泽又问了下一个问题,“那第一起案件用枪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管是下午在小巷子里,还是雨夜在马路上,如果没有距离杀伤武器,在不下毒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强迫一个大活人乖乖参加跑步游戏?”包正一笑。
“那这个赛跑呢?”公孙泽不依不饶。
包正把最后一张图片拿下来,“记得我给你看过这个照片吧?我现在终于想清楚哪里不对了。”
“电线杆。”包正指着照片里电线杆上的一则小广告,“你们看。”
“这……有什么不对吗?”展超凑上去认真地看着,虽然看不清,但当时他去过现场,没有发现什么很特别的广告啊。
“没打湿是吗?”公孙泽皱眉看向包正。
“聪明,这则广告做了防水处理。”包正笑着表扬道,“很少有人贴广告还小心地处理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