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27(1 / 2)

在承贤宫内,到底有诸多不便。”

“哦?此事我倒是不知。”李朗的目光并未偏离半寸,依然炯炯。

赵让将酒盅放下,柔声对李朗道:“我赵让纵不是东楚的臣子,为你也无甚可留恋惋惜。”

稍稍一顿,他看似极为随意地添道:“从南越上调至金陵的兵士,领军亦深谙火器之阵。”

李朗举杯着唇,却不入口,也未接赵让的话语,亦像轻描淡写一般道:“明日我便安排你女儿入宫。刘嫔临盆在际,等孩子出生,我便攫升她为妃——不管孩子是男是女,就交给你吧。”

赵让一惊苦笑:“这……强令母子骨肉分离,只怕……不妥……”

“静笃,”李朗沉声,“此事是我下的决定,你不必愧疚。”

——————————————————————————————————————————

一点点的题外话,专供可能出现的考究党——

本章里小赵给小皇帝展示的方阵,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线列战术”,别称“排队枪毙”法……是产生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甚至直到一战还能见到其身影的战法。

尽管看起来很傻,但却是应遂发滑膛枪和刺刀的诞生而横行于世。

那个缓步推进的三段击和空心阵都是这种阵法的变形。

我国的大明朝就出现过这种三段击,既记载于明将焦玉的《火龙经》上,又曾实战运用于和云南麓川土司思伦的战争中,威力巨大——把大象打跑了,嗯。

不过当时,只有火绳枪便是了,明以后,清的火器不进反退,直到鸦1片战争后,西方早已用上遂发枪,线列战术,本朝么……

话说因为本文是架空,所以里面的元素从秦汉一直延伸延伸延伸到,明,可以说是上下两千年了哇哈哈哈!

但也正因为是架空,所以这里只是略提一提,尽管觉得没有多少人会介意,但还是防范于未然嘛——以及,对了!没错,我还在注水!

第89章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素光千里,明月照人。

承贤宫东阁内,李朗斜偎在软塌上,形似无骨,默然欣赏着下首处席坐的赵让照他所求,月夜吹箫。

这一晚月似薄纱,清风徐来,伴以箫声呜咽,如泣如诉,道尽情思切切,敛而不发。

李朗凝着这月华下的赵让,心思如潮,千言万语,如鲠在喉。

他何尝不是心急如焚,渴盼与赵让肝胆相照,开诚布公,又或者将其人掏心挖肺,仔仔细细辨一辨此人的心肝肺腑,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言,赤诚忠贞。

“余生唯你”,这只是赵让的敷衍之句,以情动人,以柔克刚,巧令他就范,还是自己真能成这南越僭王的梦魂所系?

李朗愈发茫然了,自那年武场与赵让相遇,得那青年武将奋不顾身地相救,独下决心以来,他心狠手辣,行事果决,能屈能伸,从未有一时半刻,像如今这般迷惘。

变数从何而起?

赵让在宫中诡谲消失,重现于太后所居的泰安宫,李朗受制于激愤,未尝深思熟虑,加上此前种种,便已然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太后有心将赵让驱离出宫,才出此秽乱的下策。

而赵让的语焉不详,和身中迷情药物,两人的一番于飞缠绵,毫无疑问抵消了李朗的许多警觉。

再之后,李朗暗忖中微微泛起一丝苦笑,自己确是不满佛僧屡涉后宫之事,与母后大起争执,母子不和的传闻不胫而走,从内宫至前外堂,明里暗里责他天子之尊行不孝之事的流言,甚嚣尘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