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19(1 / 2)

十,垂目回道:“阿弥陀佛,太后功德无量。”

李朗应下此事,多少是因为当时形势骑虎难下,生母当着他人的面这般斥责,可说是一点情面都不给,他一语不发,面色铁青,将视线移至殿门,长袖中双拳早已是紧握至发颤,头痛欲裂,只想起身便走。

太后不依不饶,还待开口,赵让倏尔笑道:“海玄大师,《菩萨本行经》中,不知佛祖释迦牟尼如何告语阿阇世王?”

他声虽不大,却极是清楚,目光闪动,直视海玄。

无论太后亦或皇帝,均未料到他忽有此语,母子面面相觑,皆感惑然。

唯海玄了然于胸,合十微笑:“佛重告使言:‘语阿阇世王:杀父恶逆之罪,用向如来改悔故,在地狱中,当受世间无百日罪,便当得脱。’”

语罢转向太后,若菩萨低眉,劝慰道:“我佛慈悲,陛下圣德,自有天佑,太后无需过忧——”

“大师,你有所不知,”太后神色缓了一缓,眼角噙泪,她凝向李朗,哀声唏嘘,“我本是服侍妃嫔的宫人,出身低微,无名无分,皇儿也因我之故备受欺凌。若非佛祖庇佑,只怕我母子早已葬身这深宫之中。我所求无多,只望皇儿及子孙安泰平安。后宫怪事频频发生,这法事,不就是为了皇儿祈福么,却不得他领半点情意!”

赵让看一眼上座的李朗,再次笑道:“太后拳拳慈母情,圣上怎会不知?只是后宫行法事,或许效果有限,不若,圣上陪同太后亲至大崇恩寺上香礼佛,祈求国泰民安、社稷祥和,既可遂太后之愿弘扬佛法,又可彰显圣上孝道,一举两得。”

太后听罢,喜上眉梢,连连赞好,她殷切的目光投向皇帝,李朗无奈,只好答应,当即定下重阳前后,出宫参拜。

取悦了母亲,又得太后不再于宫中召行法事的承诺后,李朗如坐针毡,匆匆告辞,赵让当然不会单独留下,待回到承贤宫内,李朗的面色依然青黑,闷声不吭地直入寝殿,不解袍衫,不除靴袜,便往床上一倒,四仰八叉。

接过内侍捧来的参汤,赵让屏退众随从,缓步到床前,犹未开口,李朗忽将两眼一睁,剜着他,咬牙道:“拿开!”

赵让略作踌躇,也没有再劝,依言将参汤搁置,重回床边,默默立于尾侧。

两人沉默对峙约莫一刻,终究是李朗按捺不住急躁,弹起身来,锁紧眉头,没好气地道:“你……”

刚冒出一字,忽觉太阳穴处跳痛难忍,他霎时收了声,伸手抚按。

赵让见李朗脸色又是一变,也不再与他怄气,忙上前将他拥扶入怀,小心翼翼地令李朗重新躺下。

李朗识趣,存心有意地低低呻1吟了数声,仿佛不胜痛楚。

果然赵让神情担忧,俯下身,双手抵于李朗穴位处,轻轻按揉,低声问道:“疼得厉害?要不要宣御医来看看?”

趁势抬头,倚上赵让的腿膝,李朗的心情总算如雨雪初霁,装腔拿调地哼哼两声,也不应好与不好,闭了双眸,状如盹寐。

赵让微叹口气,已知李朗并无大碍,只是身心俱疲,怠于休息所致,一时间既感心疼,又不晓得拿这赖皮皇帝如何才好,只好尽可能保持纹丝不动,两手却是不停。

李朗起初只觉赵让的手指微凉,力道恰好,让他疼痛纾解,渐生暖意,将他适才的怒气与憋屈消弭无踪,心情一平静,多日来累积的困顿与疲倦席卷而来,宛若涨潮的海水,不知不觉漫过他的神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