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63(1 / 2)

一旦和并州开战,最有可能的,就是旁人自背后**上一刀。再者说,就算拼上身家性命,能不能获胜还在两可。君不见三万兵马入上党,顷刻便灰飞烟灭。而王浚挥兵十万的后果,不也历历在目吗?

于是,洛阳面对的困局,也落在了平阳头上。洛阳四周好歹还有八关,有黄河天险,平阳又有什么?

相较起来,长安非但是大汉立国之地,坐拥千里沃土。同时,还有十数万氐羌杂胡,散居雍、秦两州。若是能把这些人都收为己用,再打晋国就容易多了。天时地利人和,尽数占据,实在是个迁都的好去处。

然而刘渊却不能如此轻易松口。离开了平阳这个匈奴左部的起家之地,他的根基还稳吗?一战吓得弃了都城,皇汉的脸面又要放在哪里?这么离开平阳,他实在心有不甘!

沉吟片刻,刘渊方道:“迁都平阳方才两载,冒然更改,实在不妥。此事当再议……”

“父皇!”刘曜还想谏言。

刘渊却摆了摆手:“此乃国事,怎可擅断?容后再议吧!”

然而还没等刘渊做出决断,洛阳城中,已然大变。

令狐况领兵赶到洛阳时,敌人早撤了个**净,只留下满目疮痍的城池。早些年,张方也曾在洛阳肆虐,甚至烧了两座城门,但是从未对太学、官署这样的地方动手。匈奴人却不同,他们没有半分怜悯,甚至乐于摧毁这些代表着大晋王朝的象征。整个洛阳宛若被犁了一遍,房倒屋塌,焦烟滚滚。更别提城中百姓了。

看到这惨象,令狐况都不忍多瞧。当年晋阳被围,恐怕也未沦落至此。这个天子之都,哪里还有往日辉煌?

因为是并州来使,刚到城中,令狐况就被天子宣入殿中。怎么说也是初次觐见,就算皇宫残破凋败,令狐况心中也满是激动。这可是面见天子啊!而且此次退敌,全赖使君发兵攻打伪汉,天子应当也会大加封赏。如此与有荣焉的好事,若不是他家叔父有攻克离石的大功,恐怕也落不到他头上。

按捺住心中激动,令狐况趋步入殿,拜倒阶下:“臣令狐况,参见陛下!”

“令狐将军请起。”阶上,传来了一个颇为年轻的声音。

令狐况不敢抬头冒犯天颜,规规矩矩的再行一礼,方才站起身来。

“此次令狐将军率兵入洛,其心可嘉,当赏!”

天子开了金口,令狐况却不敢冒领,赶忙躬身回道:“臣奉梁都督之命,前来护驾。退兵之功,全赖都督用兵得当。臣愧不敢当。”

他可不敢让天子生出误会。这次首功,当属轻骑入敌境的奕将军,其次则是夺回离石的叔父。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梁使君知人善任,料事如神。

御座上,静了那么一瞬,但是很快又传来了声音:“令狐将军所言不差,此次亏得梁卿果断出兵,围魏救赵。若非如此,洛阳何安?不知梁卿派了多少兵马,攻入平阳?”

令狐况立刻振奋精神,朗声道:“共五千骑,连破两城,方才逼退匈奴大军。攻入离石的,还有两万兵马,如今已纳西河国归并州。”

只是两万五千人,就有如此大功?殿内响起一种轻微的骚动,令狐况并不在意,继续道:“之前匈奴还派了三万大军入上党,拦阻陉道。也是都督派兵击溃,方才打通道路。捷报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他奉上了随身携带的奏书。立刻有小黄门接过,呈在了天子面前。小皇帝并未打开那奏章,只是微微颔首:“此役,梁卿当居首功。”

他唇角带笑,但是笑容未入眼底。

那日听说梁丰率兵入平阳后,司马覃就觉如坠冰窟。围魏救赵,他也是懂的。但是如此手段,一定能保匈奴退兵吗?明明坐拥数万兵马,数千轻骑就能打得匈奴境内大乱,却未发一兵一卒入洛阳救驾。若是刘渊使些手段,并不撤兵,他是要坐看洛阳城灭,天子身死吗?

而打平阳,需要两万五千兵,若是发兵洛阳,又需多少呢?谁能挡住这“大晋忠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