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你想吃点什么?我买了一斤牛肉。”
“牛肉?阿诚可喜欢吃了!您问阿诚吧,他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做。”
明楼暗笑,明明就是做给儿子吃,还要走我这道“手续”。
每天晚饭后,阿诚会煮咖啡,一家人聊天。明镜和明楼猜准邱建清最想知道阿诚小时候的事,就把三个人小时候好笑的事拿出来说。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明镜从上海出来时,竟把家里的相册带了出来!
“大姐,你可真行,我以为您那箱子里装的都是金银珠宝呢,原来都是不值钱的照片!这下咱们家可得喝西北风了。”
明台开着大姐的玩笑。明镜佯装一怒,
“喝西北风?你给我说说,哪顿你喝了西北风?什么味?就知道吃喝!这照片可金贵多了!看你,这是你在家里过的第一个新年……”
然后,是阿诚在明家过的第一个新年。
三个男孩穿着簇新的长袍马褂,两个站在姐姐身边,一个小的抱在明镜手里。
之后,是儿子在明家过的第一个生日。
第一次总是紧张、害羞的。
第一年过去后,儿子的脸上有了和明台一样的欢笑和调皮。
再往后,三个男孩长大了,穿着一式的西装,站在姐姐身后。明镜坐在太师椅上,一条貂皮披肩更显出她的雍容华贵。
一张张看下来,邱建清悲喜交加——没能陪着儿子一点点长大,看到时,儿子已然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
“小镜,叔叔一直没跟你说过句‘谢谢’,对不住!谢谢你把阿诚养得这么好!”
因为邱建清总称呼明镜为女士,弄得明镜不自在。后来熟了,明镜就请邱建清叫自己“小镜”。
邱建清心里实在还是有些怨怪明家“霸占”了自己的承儿,可理智告诉他,明家把他的承儿教得极好。所以,那声“谢谢”没有半分虚假在里面。
“叔叔说哪里话来,是阿诚自己努力!说起家里三个弟弟,最让人省心、也最让人不省心的就是阿诚!什么伤、什么痛全是自己忍着,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大哥、就是明家……”
“大姐,我是不是家里人?是的话,是不是首先应该想到家人?就比如大姐你自己,先想到的还不是我们!”
“看吧,跟你大哥学的……”
“大姐,怎么又有我的事?”
“哼,阿诚的事里哪一件少了你?”
“大姐,大哥的事里有没有少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