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月,江淮地区出现了一名无名侠客,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武艺,劫富济贫,赈济灾民,使得江淮地区得到了相对的和平。
后面的日子里,京城依旧是在一派繁荣景象的遮掩下处处尽显危机。刑牢不断有犯人的逃离,杀人灭门之事几乎每两月发生一起,人们的活在恐慌之中,尤其是那些心里有鬼的有权有势之人。
☆、第四章
一年后,苏州城。
公子商来到前街的那家当铺,同老友叙旧。至于当年他换来的那把剑,想必也已再也换不回来了吧。他当时凭着以剑换剑的心理,把手中之剑掷于尚邪胸中,用此剑来换轩辕夏禹之剑算是换个清白两清了。这一年之中他也有去五岳剑派走上几遭,可奈何都见不到尚邪,也许大家的情分到此为止了。
“你经常跑我这里来除了耗时间就是耗时间。你难道就不会**一点有意义的事么!”当铺的掌柜看着公子商天天在自己的店里瞎晃,不时的还碰碰他柜上的宝贝,搞得他一看到他就心烦意乱无法专心做事。
“我有做啊。”公子商背着手,转头看他,没心没肺的笑着,“看着你看一天都觉得很有意义诶。有时候你会突然抬头冲着本王微笑,有时候你会十分专注的帮人写挽联,有时候你会自言自语着,很忽然的就感伤起来了。”他十分认真的说道。
“哎,”男人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对这个天天不务正业的家伙束手无策,“这样吧,我提议你今晚去城中走走吧,今儿个是花灯节。”
每年四月初八是苏州城除了除夕元宵之外最热闹的一夜。放河灯许愿是花灯节的传统之一,到了夜晚时分,横穿过整座城池的苏州河将运载着这些星点闪烁的花灯流向远方,到达梦想的彼岸。
此时集市兴荣、人声鼎沸,大街小巷里明亮一片。孩童们手举花灯或是风车,奔跑过一条条街巷,把富含美好蕴意的歌谣带到千家万户。尚未嫁娶的年轻男女在这一日中上街行走,期盼会偶遇自己寻找了十几年的命中人,许下一世美好的誓言。
公子商行走于拥攘的街道之上,如潮水般的人群从他身边涌过。他从来都没参加过民间的盛宴,就算长大了在江南的首府里也未有过。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为何父皇会如此迷恋民间,永远也不想回宫。他想起父皇曾经说过,他所最后悔的事就是来到了他最爱的地方遇见了此生最爱的人。若是来了这里,爱上了这片土地,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吧。他笑了,唇边尽是苦涩之感,明知不可能,但总是身不由己。
他在河边一处卖花灯的摊子前停下来,随便选了一个花灯,什么也没写上,尽是把它放在水上,任其飘荡。他不想抱有什么希望,因为有了希望,绝望也就接踵而至了。他站在河边,此时夺目的焰火灿烂的绽放在夜幕之下,璀璨耀眼。在烟火的伴随下,他开始闲逛,喜欢如此漫无目的的行走着,没有太多杂事去想,仅仅由着自己的随性。
他逛到一个面具摊前,想起以前在宫中曾看见过一些小书童偷偷地从宫外带来几本有贴画的小人书,而书中人物的面容此刻就展现在自己眼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伸手轻轻划过一个个面孔,最后停留在一个狐狸面具之上。狐狸,一般都是贬义的象征吧,魅惑人心,例如商纣的妲己。
商家在一旁搓手招呼着,公子真是好眼力,这个九尾狐面具可是相当多人买呢!
他笑而不语,目光一直注视这个面具。
尚邪途经苏州城,回想起自己曾在这里一败,便突发奇想的要在这座古朴小城里逗留一日。刚巧今日前来碰上了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从未过过如此大型节日的他于是在客栈里安放好行李之后,便拿起随身的剑上街走走。
灿烂的烟花喷向天空,耀眼的光芒映入他眼底。同样是个夜晚,不知怎么,他突然想起那个人来。他笑了,很自然的上扬起嘴角,每次想到那人时,便会不由自主的想笑,欣喜挂在唇角。
他买了一个花灯,秀丽的字迹印在粉色的薄纸上与花灯一起流向河的彼岸。他走过石桥,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街,直至路过一个摊子,他停下来。由于终年呆在高山上,很少,几乎没有接触过平常之物,因此从来来都没见过这类东西的他十分的好奇,便走上前询问摊主那是何物。摊主是一名和蔼的老人家,笑眯眯地回答他,这是面具,青年人,等等到了花车□□的时候,就可以戴上面具接受花仙女洒下的祝福哟。
他若有所思,最后还是决定买一个玩玩。恍然间,他又看见面具架后面的那抹身影似曾相识,他眨眨眼,猜想自己最近应该太过疲惫看错了吧。他选中了一个带有滑稽男人面孔的面具,刚一拿下面具,就听见对面响起一阵熟悉的嗓音。他心中一喜,立刻放眼透过细密的铁丝向前望去,果不其然,是那个人。
原来缘分未尽呐。他感叹着。
公子商拿起面具,刚向商家喊了一声,我要这个时,就听到有人大喊自己的名字。他闻声回头一看,吃惊不已,整个人愣在原地。
“好久不见啊。”二人站在店前的走廊里,靠着围栏,异口同声道,接着二人又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公子商趴在栏杆上望着反映在河面上的烟火,而尚邪则背靠着栏杆,微微侧头注视着他,他的脸被闪亮火光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