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我想也是的。你教什么课?”
“我上中国文学史。”
“下学期给我分的课也是这门。看来我们真是有缘。”
“对呀。要不然我怎么跑来跟你座到一起。你是四川人吗?”
“是啊,我本科也是在成都读的。”
“啊?那在哪个大学?”
“川大。”
一林心想,完了,此万颖恐怕就是彼万颖了。她只好硬着头皮再问一句;“你是哪一级的?”
“97级。”
一林,再问;“你本科也是学中文的?”
“对呀,我一直就是这个专业。”
一林明白,这个万颖百分百就是黄默宁的假想情敌了。可是该怎么跟黄默宁汇报呢?
一林想干脆再挖点情报吧,“那你怎么不留在北京工作呢?”
万颖笑笑,“每个人都问我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北京的气候,你知道我们四川人对吃的又那么挑剔,嘴巴又馋,只好回四川才能解馋了。”
一林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可是真正的原因,她现在不便再问了。一林跟万颖说说笑笑的,一顿饭下来,她发现万颖说话很大方风趣,又很健谈,跟自己还挺合得来的。一林马上在心里警告自己,千万别轻易中了万颖的糖衣炮弹,回去先向黄默宁汇报一番再确定自己对万颖的立场,是敌是友,现在还很难下定义。
回到家里,一林立即拨了黄默宁的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知道不知道万颖回成都工作了?”
黄默宁犹如听到了晴天霹雳,她赶紧说,“不知道,你怎么有她的消息?”
“世界就这么大,我也纳闷,她一个北师大的博士好端端的跑到我们学院来干嘛?”
“她进了你们学院?”
“是啊,今年我们引进的人才。我一听院长说‘万颖’两个字,我就有点警觉。后来我怕弄错了,专门吃饭的时候跟她座一块儿,详细问了一番,我确定这个万颖就是你以前跟我提到的那个万颖,除非王信他们班有两个万颖。”
“她说为什么到成都工作没有?”
“我问了,她说不习惯北京的气候和饮食。”
“她结婚没有?”这是黄默宁最想知道的问题。
“不知道,第一次说话,这种私人问题怎么好问。”
“那你观察她结婚没有?”
“我感觉她就是一副学生模样,才出校门的大学生。”
黄默宁感觉眼前一黑,犹如乌云压顶,“那你赶紧去帮我打听啊,到底她结婚了没有。”
“小姐,我这不是第一时间回来就向你汇报了嘛。“
“一林,我以前跟你说过王信对这个万颖的迷恋程度,他们最近又都去参加了同学会,肯定见了面的。你想想,如果万颖在北京结了婚,那她为什么又要回成都。要是她没结婚,我跟你说,我就真的很担心了。”
“你呀,就是疑神疑鬼的。她没结婚,回了成都,就一定是为你们家王信回来的呀。你别以为你把王信当成个宝,人人都把他看作是个宝。我看啊,人家万颖在北京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追她的人一定不少。”
“你别宽我心,你给我做好卧底,赶紧去给我打听情况,同时不能暴露你跟我的关系。”
一林被黄默宁的话搞得想笑又不敢笑,赶紧说:“yes;madam。我一定不辱使命,深入敌后,保证完成任务。”
“你跟我严肃点,这件事很重要,关系我一生的幸福!”
“行了,你给我打住。又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给我谈幸福观了。我去给你打听,你等我消息!”
放下电话,一林不禁遥遥头,唉!女人啊,为了男人,那颗紧绷的心随时都不能放松,情场如战场的说法早就深入女人心,为了保卫自己的爱情,每个女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假想敌。可是看看自己,竟然连一点上战场的心都没有,是因为上场战役的大败严重挫伤了积极性吗?还是因为根本就开始对爱情产生了怀疑的态度?
第四章人生何处不相逢(2)
自从那晚郁新表白后,一林一直就再也没有接过郁新的任何电话、短信,他就像突然从一林的世界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一林这半个月来感觉极端不对劲,就像是生活突然缺少了什么一样,她心里开始没着没落,像是空了一个大洞。刚跟吴尘离婚后,也是这种类似的感觉,内心非常空洞,成天就像一个没心的人一样,她都不记得自己在那段日子干了什么。不过,那时生活里还有郁新,感觉自己还没有被整个世界给遗忘。可是现在,郁新刻意从她的世界消失,这让她极不适应,就好像一个习惯了用右手写字的人,突然有一天右手不在了的那种感觉。
一林不知道该怎么给郁新一个答复,可是她也不愿郁新就这样从她的世界里消失了。她想想,还是给郁新打个电话吧。
“在干嘛?”
“没干嘛,在外面喝酒。”
“跟谁?”
“哟,我能理解成这是对我的关心吗?”
“切,我只是随口问问。”
“我一个人在莲花喝酒。”
“你怎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