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逆局-第十四章 战守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战守(2 / 2)

总体来说,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一共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便是阴山——燕山山脉一线,也就是北宋一直都想收回的幽云十六州的位置。

过了,第一道防线便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由北向南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直到第二条防线秦岭——淮河一线。

明朝迁都北京的目的就是固守第一道防线,是为天子守国门。毫无疑问,此时,第一道防线的核心便是北京城,北京城一旦被攻破,那第一道防线就没有意义。

为了保卫京师,明军就依照地势建立了四个大军镇——由西向东分别是大同、宣府、蓟镇、辽东。

正如张之极所言,北方的游牧民族想要进攻京师就只能从这四个方面进军,否则就受到山脉阻挡,无法前进。

而这四路只要有一路被攻破,那京城的大门几乎就等于敞开,因为这四路几乎都处于通往京城的河谷走廊之地的隘口,一旦失陷,后金就可以沿着河谷、走廊这种山地中的平原高歌猛进,直捣京城。

当然,除了张之极说的那几个方向之外,后金攻破宣府、大同之后也可以学习蒙古伐金,向南绕过太行山去抄京城的后路。

不过,崇祯觉得皇太极采取这种行动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明朝此时九边军镇的实力还很强,他要是敢孤军深入,甩开大后方向南绕过太行山,肯定会被包了饺子,只要皇太极脑子还正常,就不会干这事。

所以,就明朝而言,守卫第一道防线的核心是京城,保卫京城的四大护法便是宣大蓟辽四大军镇。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四大军镇在明史中出镜率最高,守将也最为优秀的原因。

而正如张之极所言,大同、宣府、山海关三个方向都有高大的城池坐镇,城高池深,能屯很多兵马和粮草,实力雄厚,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北方游牧民族终明朝一世也没有攻破这三个大堡垒。

但是,蓟镇的情况就没有这么好了,受地形的限制,没有高大的城池,入京城的道路也多,分散防守,很难挡住游牧民族的进攻,终明朝一世,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从蓟镇来入寇京城的。

事实上,蓟镇的堡垒就是京城,只是京城是首都,不可能承担大同、宣府那样的职能。所以,要防守蓟镇,就必须练出一支强军来,以京城为依靠,配合宣府、大同、山海关等方向赶来的援军,夹击后金,使得他们有来无回,只要打疼他们几次,他们就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肆意地前来劫掠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