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几次,有次他儿子带女朋友去他研究室,蓝教授父子俩为了女朋友学历不够优秀而大吵……那女生在研究室外面哭,我看了还安慰她一下。」
原来,研究室外,那名蓝教授的学生,是──
我轻轻唸出一句话,「文字不是核弹,却是历久弥新的武器。」
「这句话好耳熟……不是出自妳厚脸皮寄给王秋蓉的模拟採访稿吗?」
「不,这句话,是四年前你送给我的。」
「嗯?」
就是这一句话,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没有这句话,就没有误打误撞、登入竹科Online的荳苗,更没有宁愿当金刚草莓也要努力的荳苗。
我的头轻轻靠在远帆的肩膀上。
蓝近山看懂我的用意了──那天,在我的小套房里,我扔给他的《W中青年》六十七期,有我写的採访稿,这篇飘着淡淡霉味的採访稿,穿越了时光隧道,鼓舞了人生低谷的蓝近山;我也无比真切地明白,远帆为何会说,「文字,是历久弥新的武器」。
而远在政大研究室旁,那个让人难过哭泣的午后,远帆就已经担任牧师,为当时的我,和我往后的人生,补了满满的、暖暖热热的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