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18(2 / 2)

“这个我也知道!而且坊间传言,虞国公是因为胡人女不识汉字不通汉律才拒绝的!确实,娶妻娶贤娶德,徒有皮囊又有何用呢?毕竟虞公其弟可是乃当朝名士虞九郎,张嫂怎能是一位粗鄙的胡女呢!这个说法特别有道理啊!”

“你别说,在这之后,不断有大诗人和名士撰诗文夸赞大唐女子其特有的温婉娴静气质和才识,太白先生的诗作更是传天下,举国上下更是掀起了一股女子学文的风潮。尤其是边境地区。”

叽叽歪歪像妇人一般一直说八卦太不像样了,所以话题告一段落,一年纪较大、在众人中显然比较有声望的学长另开了一个高大上的八卦帖:“在座诸子可有农学院的贤者?可否为某及在座诸位介绍一番学院中的境况?”

他还特别体贴地为这个话题进行了背景补充,这主要是说给那些今年刚从各地府郡上京赶考的举子们,免得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全然不晓身外事:“自从开元三十年以来,虞侯各地推广新式农具,使得农务减半的同时粮食增产,天下震动,令我等都振奋不已。后当今圣上便下诏,在长安设立农学院,各地通过考试选拔农学人才入院研习农事,学满四年通过结业测试的学子可立即入职九十石的官职,这可是从六品的品级!课业优异者甚至可直接入朝廷六部。”

这么优越的晋升条件自然是报名者如云啦!不用参加科举就能直接做官!哪里来的好事!就算干的是农事也行啊!这个时候没人会去想最后的结业测试难度有多大,然而幻想着考上农学院受到圣上青睐、当上朝廷重臣迎娶宰相女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考生们还是太年轻了!

“原本朝廷预备招收一百名学子,结果考试成绩出来后,能及格者寥寥无几,无数颇有才名的府郡贤士纷纷或折戟或低空飞过。”

农学院这个话题可是近年来的热点啊,内心同样八卦的年轻学子们纷纷在下面跟帖求大佬分享干货。

长安府郡的学子甲:四年已过,我的男神沈行之已经率先完成了结业测试并获得了魁首,但是听闻朝廷招他入朝为官,竟被他以学识尚浅、拟在先生——虞侯的教导下继续深造,待到来日学业大成再为朝廷效力。”沈同学大学四年毕业后,强行选择了留校,争取攻读硕士学位,尽管农学院到现在都还没开设这个学位。

长安郡府学子乙:好羡慕沈生能够得虞郎教导!世人皆知虞郎的才情乃当世之绝,举止风仪更是无人能及,据说虞郎嫣然一笑,可惑洛京,迷长安若是有幸能得一观虞郎风采,便是叫我长醉不醒也是甘愿的!”

农学院某大一生笑得一派矜持:“不才在下正就读于农学院。要我说,农学院与其他府学确实有很大不同。按照课程进度,学院内会分为预备、初级、中级、高级班。规定习六日,休假一日,每日上课乃分上、下午之别,上午习

https://.

如果,请我们的地址om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