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继后守则> 继后守则_分节阅读_5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继后守则_分节阅读_51(1 / 2)

既然崔家不怕觉得委屈姑娘主动提出要嫁,林嫤倒是乐见其成。

林嫤找连太妃说了,连太妃起先倒是很高兴,她娘家一般,崔家的女儿愿意下嫁,那简直像是天下掉馅饼的事。若说延平郡王娶的是元妻还说得过去,但现在只是继室。

但连太妃多想了几分,将儿子叫进来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可惜的以延平郡王已经和她娘家的侄女定亲为由回绝了这门亲事。

延平郡王的元妃家世不如崔氏,若是元妃没生下嫡子那还好说,但元妻留下了有嫡子。继妃的身份比元妃还贵,崔氏又算是下嫁,谁知道她会不会肖想爵位。就算崔氏不会肖想爵位,到时真娶进来,等她也生下嫡子,自己这个孙子的身份也要尴尬。

虽然可惜,但想想以后的安宁,连太妃想想还是算了吧,馅饼太大,一不小心就要将人砸晕头。何况她也只希望儿子一生康泰富贵,不求他能做出多大的事,崔家这门亲事也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非要不可。

林嫤明白连太妃的担忧,便也没有再劝,用连太妃给她的理由告知了崔贤妃。

崔贤妃听后有些遗憾,不过她们崔家既然委屈姑娘给延平郡王做继室,对以后的爵位必然是有想法的。凭延平郡王现在得皇上的信中,以后封亲王是迟早的事。

按崔家的想法,亲王的爵位以后必然是要留给崔氏生的儿子的,至于元妃生的嫡长子,他们可以疏通打点,给他求个郡王的爵位。这样崔氏的儿子能够继承爵位,嫡长子也有了前程,延平郡王自己两个儿子都能继承爵位,也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既然连太妃和延平郡王根本不打算以爵位相酬,他们崔家倒也没有必要跟他结亲。

延平郡王虽然拒了崔家的结亲,但恒王对崔氏倒是很感兴趣,轰轰火火的进宫跟亲娘段贵太妃说了自己的想法。

段贵太妃一听,觉得咦,这门亲事倒是可以。延平郡王一个郡王,崔家都愿意嫁给他做继室,他儿子可是亲王,让崔氏嫁给他儿子做继室岂不是更愿意。

曹贵太妃兴冲冲的找来崔贤妃说起亲事,并保证以后崔氏生下儿子一定会被立为世子,但崔贤妃想起恒王府后院一堆子的莺莺燕燕和被妾室气死的先恒王妃,并恒王府里七*十个庶子庶女,冷冷的道了一声:“我家大侄女和恒王不合适,恒王比我大侄女她爹的年纪都大。”

延平郡王也没比崔氏的爹小几岁,能这样说,分明是没看上她儿子。

曹贵太妃气了一场,然后便在后宫到处说起崔氏的不好。

而后清河王府的吴侧妃打听到崔家正四处给姑娘找夫家,想到自己的儿子,心下一喜,拍了拍巴掌,自家儿子跟崔氏不是正合适吗。

吴侧妃的儿子萧二公子今年二十二,鉴于吴侧妃一直眼光过高,满京城里她觉得配得上她儿子的却不愿意嫁,愿意嫁的她觉得没有一个配得上她优秀的儿子,所以连他的弟弟三公子萧池娶了林媗都已经五六年了,今年也终于抱上儿子了,但萧二公子仍然是光棍司令一个。

吴侧妃觉得自家儿子跟崔氏女正是天作之合,找清河王说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被清河王骂了一顿。吴侧妃不甘心,又进宫找自己的族姐吴贵妃了想让其帮忙说合这门亲事,结果又被吴贵妃骂了出去。

不过这件事倒是给吴贵妃提了个醒,吴家缺少的就是兵权,而崔氏有兵权,若是能拉拢了崔氏,倒不失为一个助力。反正三皇子这样也当不了储君的,倒也不用防着。自己不是还有个同胞的嫡亲弟弟吗,身份跟崔氏女正好门当户对。

但崔家既然对太子妃位有想法,就没打算再跟吴家狼狈为奸,拒了这门亲事。

崔家嫡长女的亲事长长短短闹了一两个月,最终定下了赵郡李氏的嫡支次子为婿,也就是林嫤的祖母李氏的娘家,只不过李氏是出身赵郡李氏二房的旁支。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林嫤面对的,是她的姑母清河王妃林宦正跟她吐槽吴侧妃的智商。

第九十二章脑子有坑

林宦不屑的“哼”了一声,道:“一个王府的庶次子,想娶崔家嫡长房的嫡女,我看她是脑子有坑,她怎么不说让他儿子尚个公主……不过我看她那性子,若不是生在宗室,说不定她还真敢肖想公主……”

林嫤知道这个姑姑也只是想找人吐槽一下,所以一直含笑,也并没有说话,她说到激动之时,偶尔点一点头“嗯”一下,表示她十分赞同她说的话。

林宦又翘起眉梢,得意起来,道:“不过这次王爷可说了,萧平的年纪也二十好几了,不能再由着她吴氏胡乱折腾,准备给萧平定下亲事。娘娘猜猜,王爷看中的是哪一户人家。”

林嫤含笑道:“姑母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林宦道:“翰林侍讲柳大人的女儿。”

林嫤“哦”了一声,笑道:“吴侧妃对这门亲事只怕不会满意。”

前朝德宗之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每届科考,一榜三甲和二榜进士考入庶吉士的一般都会先进入翰林院,熬个三五年后谋求六部或外放。进过翰林院的进士仕途都会比别人走得好一些快一些。

林婼的夫婿赵凛就是今年新考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之一。

但翰林院名声虽好听,却是个清水衙门。翰林并无多少实权,更多像是皇帝的顾问大臣,主要做一些文史修修撰,编修与检讨的工作,以及对皇帝的问策给予对策。有些能得皇帝信任的翰林,皇帝还会召其给自己侍讲。

但柳大人在翰林院都熬了快二十年了,到现在都还没熬出个名头出来,至今还只是个六品的侍讲,可见其为人处世并不圆滑,以后的前程也不会有多远。让儿子娶这样人家的女儿,以吴侧妃的眼光必然是不满意的。

林宦不屑道:“可不是吗。现在她正在跟王爷闹呢,王爷被她闹烦了,直接将她禁足了,让我来替她儿子张罗这门亲事。哼,现在倒是想起我来了,我才不替他张罗,我还交代了张氏,让她也别管。”张氏是林宦长子的媳妇,如今的清河王世子夫人。

不过张氏到底是为人儿媳面子薄,虽怕得罪她这个婆婆,但王爷的话更不敢不听,还是替她张罗起来了。

林宦又叹起气来,道:“说起亲事,阿丞的亲事也是让我烦心得很。阿丞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吵着闹着要娶戚家的戚三娘。起先我还以为是他们两个有了苟且,跟戚家一打听,才知道是阿丞自己一个人在哪儿一厢情愿。且戚家知道后,马上就给戚三娘定下了亲事。”

戚家现在是天子外家,这态度明眼人一看,就是打算走明哲保身这条路,不准备掺合进林家或吴家这些浑水里面,不说林家和吴家了,就是有姑娘在后宫的,戚家都不愿意跟他们走的太近。

林嫤小时候与戚家的三娘关系倒还可以,只是随着皇帝登基,林家和戚家一起变成外戚之后,两人就渐渐疏远起来了。林家和戚家,一个是后族,一个是天子外家,走得太近了可并不好。

林嫤对戚三娘的亲事倒是有些兴趣,问了一句道:“哦,戚三娘定的是哪一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