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千山记 完结+番外> 千山记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3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千山记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340(1 / 2)

夏青城不理他们,他已经决定,除了照料太皇太后的病情,就是悉心研读这等宝书了!

穆延淳对妻子道,“我这是先助他成就医道,待他真成了神医,咱用起来更便宜。”

谢莫如笑,“陛下圣明。”

穆延淳也是一笑,他性子宽厚,并不愿如何勉强夏青城,何况太医院里窦家医术也是祖传的精妙,老窦太医致仕,穆延淳索性就提了擅金针的周院判为院使,同时将先时在他王府的程太医补入了院判一职。

窦老太医得知此事,对儿子道,“皇后娘娘一直对窦家颇是照顾,眼下你虽只是御医,也要尽心当差,万不能堕了家族名望。”

小窦太医连忙正色应下。

周院判特意过来谢了一回老上司,窦老太医并不居功,道,“老弟你的医道,太医院人人皆知,院使一职,实至名归。”

周院判却是知道老上司定是为自己说了好话的,只是,客套的话说多了也无益。恩情记在心里便是。周院判此次过来,一为道谢,二则周院判以前却是没服侍过帝后的,这里就要跟老上司取取经了。窦老太医做院使多年,不能说的话一句不说,但也给了周院判许多有用的意见。

周院判夜黑方自窦家告辞。

窦老太医送走了周院判,自己去书院独坐。他侍奉先帝一辈子,先帝待他甚厚,先帝病重时,皇后娘娘受先帝临终前召见,其实当时为先帝主治的是夏青城。但,皇后娘娘到昭德殿时,漫不经心的扫了他一眼,他不知因何,就是觉着皇后娘娘那一眼是看他的。当时真的鬼使神差的,窦太医甚至不知道自己当时在想什么,皇后娘娘那一眼扫过,他便不着痕迹的闭了闭眼睛。他不晓得皇后娘娘是否留意到,但,皇后娘娘进去先帝寝宫未久,先帝便已崩逝。

到底,皇后娘娘当时是不是……

而我,堂堂太医院院使,先帝重用心腹之人,当时为什么会……回应皇后娘娘的眼神?

窦老太医想,这大概是自己终生都不会知道的秘密了。

窦家当然受过谢皇后的照顾,从初建闻道堂便让窦家医馆驻入时起,谢皇后对窦家虽态度平平,但实打实的,窦老太医明白,皇后娘娘,是有在照顾窦家。

这里的收买交好之意,窦老太医在先帝身边多年,自然明白。

但,窦老太医从来没有为皇后内应的意思……可当时,先帝弥留,我是不是有私心要示好皇后?我是不是泄露了先帝病情的秘密?

致仕也好,窦老太医委实有些累了。

若谢莫如知道窦老太医心中的种种烦恼,肯定会说,窦老太医非但医术不错,医品更是不逊于医术。谢莫如那天当然看到了窦老太医的闭眼睛的动作,但那时只是谢莫如对于穆元帝病情的最后一次试探了,实际上,谢莫如早在先前就拿到了穆元帝的病历药方。

当时看窦老太医那一眼,也只是最后再确定一次罢了。

事实上,当时谢莫如看的并非是窦老太医,而是一屋子形容枯槁的人们,从这些人的神情气色,也有利于谢莫如做出判断。至于窦老太医那个闭眼的小动作,在谢莫如看来,完全不算什么。不要说窦老太医无心,就是有心,在老王已死,新王当立之时,窦老太医有些个小心思,也是人之常情。

谢莫如倒未想到,就那一闭眼便折磨窦太医许久,要是知道此事,谢莫如更得对窦太医表示赞赏。这样有品德的医者,值得称赞。

好在窦老太医致仕,除去谢莫如赏了东西,穆延淳也对窦老太医颇有赏赐,故此,窦老太医虽致仕,也是善始善终。于一个供职于太医院的太医,这委实不易啊。

窦老太医刚致仕,南安州又送来安国夫人的遗折,安国夫人九月底过逝。

这位老夫人年岁已是不轻,当初在江南之战中还受过重伤,能活到现下这年岁,也算喜丧了。只是,南安侯夫人、四皇子妃少不得一场伤心。

穆延淳惋惜的同时又担忧南安关的安危,自南安侯调回帝都,这些年,南安关一直是安国夫人镇守。今安国夫人一去,南安关要如何安排,又是现成要操心的事。

穆延淳一面命礼部给安国夫人拟谥号写谥文,一面召集内阁开会,研究南安大将军的人选。最后,穆延淳决定让在江南的李宇继续南下,接任南安大将军一职。同时,令南安侯为朝廷钦差与大皇子穆木一道南下,代朝廷代新君,祭奠安国夫人。

谢莫如也特意召楚王妃和南安侯夫人进宫,安慰了母女一遭,道,“四嫂家里事多,是离不得的。倘夫人有意,不妨随南安侯一并去南安州,也代本宫祭一祭安国夫人。”

南安侯夫人颇是感激的应了。

楚王妃见她娘又要落泪,忙劝道,“外祖母这个年纪,快九十的人了,并不算短寿了。”

南安侯夫人哽咽拭泪,道,“纵不算短寿,人也唯有一父一母,父母离逝,天下至悲。”

南安侯还在给先帝守陵呢,接到朝廷圣旨,听说是岳母过身,连忙接了旨进宫去。穆延淳道,“南安你想过些清静日子,朕明白。只是眼下这事,还得劳烦你。”

南安侯也是有些伤感,道,“哪里敢当陛下一句劳烦,臣曾在南安州多年,颇得岳母指教,今岳母离逝,陛下让臣亲去祭拜,是为恩典。”

穆延淳也回忆起安国夫人当年何等勇武,于国功勋卓著,及至安国夫人这一离逝,君王何等惋惜。穆延淳说的是情真意切,历历在目。南安侯更添几分动容,穆延淳这才说起想拜托南安侯的事,道,“平远侯毕竟年轻,不及你老练,他又是新去南安州。待你去了那里,能指点的就指点一二。还有,南安多土族,而土族又分了许多种族,当初安国夫人能收服他们,现下安国夫人一去,推荐了自己的长孙接替南安州安抚司的位子。你过去,多留意,教化不是一时之事,倘当地土族有什么难处,你只管回来告诉朕,朕也是盼着他们过好日子呢。”

南安侯正色领命。

大郎得这差使,谢莫如难免多叮嘱吴珍几句,道,“南安州那里地气暖和,大郎头一遭出这样的远差,你帮他收拾些适用的东西。”

吴珍连忙应了。

穆延淳对于大郎更有一番私下交待,南安州现下到底如何,穆元帝得多派两人瞧瞧。谢莫如这里则是对大郎道,“你父皇交待你的事,细心些,当地土人可不傻,甭以为叫他们土人便觉着他们笨了,安国夫人一样是土人出身。南安州风俗不与帝都同,我是没去过,行云是去过的,她与先安国夫人交好,你既要去南安州,不如去她那里问问。”

大郎得了父母双重指点,走前做足了功课。唯永福长公主对此事不大满意,与谢莫如道,“这么大冷的天,叫大郎去那老远的地方,亏得你同皇帝舍得。”

吴珍真恨不能把她娘的嘴堵上,急的把手里帕子揉搓成个抹布。谢莫如总不会当着儿媳妇的面给永福长公主难堪,谢莫如道,“大郎是长子,有这样的差使,可不就得他替他父皇去么。要是长公主不乐意,我命人叫他回来,换二郎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