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的眼睛幽深的盯着内宫大门,不知在想什么。
李宣亲去通传,也是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内宫的门儿才开了,里头只叫了四皇子五皇子两人进去。今晚,穆元帝是歇在了谢贵妃处,贴身大太监郑佳也是冒着性命危险叫醒了帝王。穆元帝披衣坐起来,道,“深更半夜的,有什么事啊?”
郑佳恭谨的轻声答道,“说是江南的事儿,十分要紧,四殿下五殿下这么深更半夜的来了,奴婢不敢耽搁。陛下,见还是不见?”
穆元帝道,“去偏殿。”复对谢贵妃道,“你再睡会儿。”
谢贵妃已是起身服侍穆元帝穿衣,打个呵欠笑道,“臣妾一会儿就补眠。”并不多话,服侍穆元帝略洗漱后,穿好衣袍,就目送穆元帝去了偏殿,又吩咐宫人备上几盏蜜水送去。
穆元帝这一去偏殿,只过了一柱香的时间,谢贵妃就听到侍女回禀,“陛下携两位殿下去了昭德殿,令人召苏相进宫!”
也就谢贵妃这等位份,又掌宫务多年,故而可以稍加打探一下,听侍女这般说,谢贵妃秀眉轻拧,心知必是有大事发生,可什么大事四皇子五皇子知道,自己儿子不知道呢?暂时想不透,谢贵妃吩咐侍女道,“好了,下去吧,这话不要再提。”
侍女恭恭敬敬的退下。
要说四皇子五皇子对江南之事还属猜度,穆元帝苏相与靖江王打了多少年的交道,自知靖江王的厉害!倘靖江好对付,穆元帝就不至于先有永定侯练兵,再有设江南大总督之举了,这种种举措,说白了,不就是要平定靖江么?
穆元帝道,“朕疏忽了。”
这位皇帝有个好处,不是死要面子类型,察觉自己疏漏,穆元帝也会坦然承认,绝没有错便一错到底的矫情。苏相已是将将七十的人了,发须皆白,大半夜进宫,却不见一丝疲态,更难得的是,其大脑反应迅捷,政治手段老辣,远胜年轻人。五皇子觉着,依苏相的精神状态,起码能干到八十。苏相当即道,“陛下,靖江王自就藩起,不来朝不请安,以其老病欺瞒陛下,是为大不敬欺君之罪。且其在封地屯养私兵,逾亲王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请陛下立刻下旨申饬,令靖江王携诸子孙来朝请罪!”这也是朝廷与靖江王的搞笑之处,双方都没有撕破脸,打仗打这些年,都是用“缫匪”名头儿。
但,一旦要撕破脸,就涉及到“大义”之争了,苏相是绝不会让靖江王抢了大义之名的!
“准了。”
苏相继续道,“请陛下立刻召太子回朝,储君不能涉险,但有万一,国基动荡,臣等百死莫赎!”天地良心,苏相一直坚持召太子还朝,绝对并非出自私心。事实上,苏相十分不满吴国公所为,苏相又不是瞎子,这位老大人在辅圣公主时就混得开,辅圣公主过逝后,他更受今上信任,可见真是流水的执政,铁打的苏相,可想而知这位老大人的道行了。吴国公那点儿心思,还不在苏相眼里,苏相一向认为,大道直行!身为储君,懂得驾驭臣子就够了,储君都去打仗,还要臣子做甚?更不必提结党之事,储君,正正经经的国家继承人,满朝文武都是你的臣子,众望所归,并不等于结党营私!
江山都是你的,你结哪门子私啊!
苏相真是想不通死了。
苏相对于太子放着煌煌大道不走,偏去钻营蝇营小道,还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江南之行,其实,南安侯为帅,吴国公为辅的做法,苏相是赞成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走得好,这是一步妙棋。偏生去了太子殿下拉偏架,毁了满盘棋!
苏相再次要求穆元帝召太子还朝,穆元帝这次很爽快的点了头,他老人家也知道现下江南是真的不太平了,不管怎样,储君不能出事,不然,何其耻辱!
接着,苏相又道,“臣请陛下令闽王殿下秘密前往藩地,将南安州军政一并付予闽王殿下调度,以挡靖江南下。”
穆元帝道,“靖江便是得了机会,也只会北上!”
“倘靖江北上,闽王可击其腹背,攻其老巢。倘靖江南下,闽王殿下可挡其锋芒。”
穆元帝虽格外重视太子一些,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五儿子也很合他心意哪,尤其五儿子多么尽忠王事,有点儿啥想法,立刻凌晨也要过来与他说。穆元帝是担心江南乱局,五儿子有个好歹的……
苏相看穆元帝犹豫,再次道,“陛下慈心厚爱,臣亦深知,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闽王殿下前番曾重创靖江,靖江必忌惮殿下。”苏相荐五皇子,并非他与五皇子有什么私交,也不是有什么私怨,虽然他孙子给五皇子家的儿子做伴读,但实际上,苏相与五皇子话都没多说过几句。何况,这时候下江南,真不是啥好差使。苏相荐五皇子,一则现下江南得有个人主持大局;二则五皇子有经营藩地的经验;三则五皇子与靖江王交过手,有经验!四则五皇子为臣子,国家有难,五皇子身为藩王,当然得有心出心,有力出力;五则,五皇子虽然论经验不一定有吴国公老辣,但五皇子有一样好处,他有自知之明!甭小看自知之明这四字,人能活明白这四字,一辈子就犯不了什么大错。就像前番闽地与靖江之战,军略并非出自五皇子之手,但五皇子用对了人,且配合臣下的主意,那一战,何其漂亮!闽地上下得了多少实惠,就是五皇子也挣出一能干的名声!上述五种理由,促成苏相力荐五皇子之事,还有一种不能说的理由,就是,吴国公位显爵高,必要一更比吴国公贵重之人主持江南!苏相是绝对不会坐视朝廷再出一位“英国公”的!
苏相说到这份儿上了,五皇子不能不表态,他起身道,“父皇,儿子愿意去藩地,帮助朝廷稳定江南大局。就是那啥,太子还朝,江南的事,到底得有个人料理。”
穆元帝幽深的目光带着夜间特有的寒意,看向五皇子时多了一分温暖与欣慰,穆元帝道,“这个不必你担心,朕自有安排。”
穆元帝看向四皇子,“老五南下的事,不要再说与第二个人知晓!”
那般寻常浅淡的眼神,却似是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竟让四皇子不禁拔直了脊背,四皇子起身正色道,“儿臣明白!”不过,四皇子还是有些担心岳父的……
当天早朝,本来大家还打算讨论一下南安侯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的事,穆元帝根本没给他们废话的机会,直接道,“寿安夫人近来身子不大妥当,太后与朕说了几遭,正好太子在江南日久,朕心甚念,让南安奉太子还朝,一举双得。”穆元帝令南安侯回朝,但并没有说南安侯谋反,而是以侍疾的名义。而且,是让南安侯奉太子还朝,很明显将太子的安保工作交给了南安侯,可见对南安侯依旧信任。
四皇子的担忧却没有半点儿减少,父皇对岳父可见信任,只是,不知岳父如今是吉是凶了。
五皇子没早朝,他回府就同妻子说了要立刻去闽地的事,谢莫如命紫藤带了梧桐去给五皇子收拾东西,且不令走漏风声,只说在帝都住的闷,去万梅宫住上几日。谢莫如道,“殿下去主持闽地之事,那江南的事要如何?”
五皇子轻声道,“倘南安侯无恙,依旧是南安侯主持。倘南安已遭不测,父皇令我便宜行事,最好能接掌江南兵务。”“便宜行事”这四字,就很能说明他父皇的态度了,五皇子道,“我只怕来不及。”
“时机转瞬即逝,只怕江南已入靖江觳中。”谢莫如知穆元帝已对吴国公生疑,道,“这些都是小事,殿下首先是要保重自身,没什么比自身安危更重。倘还来得及,殿下不必避嫌,立刻提扶风为主将!”
“这是自然。”五皇子自己也不懂打仗,他必要倚重自己的心腹之人的。
东西半日便收拾得了,谢莫如与五皇子带着孩子们一并去了万梅宫,五皇子先去郊外,再行秘密南下。
☆、第246章交锋之八
谢莫如这突然去了万梅宫,妯娌们都有些意外,主要是今日是十一皇子与十二皇子的洗三礼,正是皇室女人们都要参加的热闹场合,谢莫如竟未到,只是命内侍送了礼来。不过,大家都是消息灵通的,都知道四皇子五皇子凌晨一更天就敲宫门的折腾,把苏相都折腾到宫里来了,结果早朝那一道又一道圣旨,直震得满朝文武七荤八素,至今仍在脑袋发懵,好些人这会儿还没回过神呢。不过,似乎四皇子五皇子也没得了好儿,没见四皇子妃的脸色也不大好么。只是,四皇子妃一向守礼,心里再怎么不痛快,也总是要来的。谢莫如则是脾气比天大,她不高兴了,谁的面子都不给,这不,人也没来。
这事儿,别个皇子妃做不出来,谢莫如做起来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胡太后不满的嘟囔谢莫如几句,就给谢贵妃轻轻巧巧的把话儿接过去了,谢贵妃唇角噙笑,“大喜的日子,我们也沾娘娘的光,见见小皇子。听说粉团儿似的孩子呢,咱们皇家啊,人丁越发兴旺啦!”说得胡太后高兴起来。
十一皇子十二皇子的母妃出身都不高,只是两位小皇子同一天降生,委实罕见,老穆家又是最盼着多子多孙的,故而,洗三礼办得颇为热闹。除了谢莫如,能来的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