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千山记 完结+番外> 千山记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千山记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03(1 / 2)

谢贵妃安慰她道,“你是无意的,我都知道。其实就是我在娘家时,娘家逢节庆也会偶尔舍米做善事,那时多是将父亲的禄米送到寺庙,让庙里帮着舍了。禄米也就是寻常大米了。”

褚氏心下稍松,婆媳两个略说些话,谢贵妃管着宫里事忙,褚氏便告退了。

待褚氏走了,谢贵妃不由轻叹,这次侥幸儿子府上未出事故,到底还是年轻……想到“年轻”二字,谢贵妃不禁想到谢莫如,谢莫如与三皇子同龄,比三皇子妃长一岁,也只是一岁,谢莫如就有这般思虑,非但做出的事光明正大,更是让任何人都挑不出一分不是来。

谢贵妃不由想到当初母亲进宫同她说的话,“你父亲让我来问你一声,倒不为别个,怕娘娘日后后悔。”

她当初的确轻率了。

她委实未料到,谢莫如这样的年岁,就有这样的智慧了。

褚氏这次是走了大运的,他们府上平安,谢贵妃也平安。赵贵妃却是受儿子连累,穆元帝好几日不曾见她了。赵贵妃难免也找媳妇来问一问,崔氏满面羞窘,“我已吩咐管事去买些寻常大米来,我在娘家时,也跟着家里母亲做过这个,用的都是次一等的大米。不想殿下私令管事买了好米,待我知道时,已是舍了好几日粥了,我想着,还是换成次一等大米,不然这么一比较,四弟妹五弟妹的名声传的很不好听。毕竟是五弟妹挑得头,倒把她衬成个坏人了。我这么说,殿下只是不听。”甭说不听了,她丈夫还在家里骂二皇子奸诈来着。

在婆婆跟前,崔氏也不能总说丈夫不是,崔氏道,“殿下就是心太实了,也怪我没能劝着殿下。出了这事,我劝了殿下几遭,想着咱毕竟是好心,何况这原是我们几个妯娌想出来的,就是不周全,也是我做事不周。咱头一回做,没经验,吃一堑还长一智呢,下次就好了。再者,以后日子长了,老话都说日久见人心,如今父皇又给了殿下帝都府的差使,只要殿下用心做好了,不负父皇期望,也就没辜负了父皇母妃的心了。”

“你们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赵贵妃念了声佛,道,“也别说是你张罗还是他张罗,夫妻本是一体,既是陛下有问,他一个男人,难道还叫你出去顶缸?”

崔氏暗叹,要是丈夫真拿她出去顶缸,她可就当真要心冷了。

心冷的不是崔氏,当然也不是吴氏,二皇子心下分明,既然他爹又把善后的事交给他,就是再给他机会,二皇子早就废寝忘食的去安排踩踏事件的善后事宜了。

心冷的人是卫国公,卫国公已经叫儿子从儿媳那里打听出来了,那日儿媳进宫给胡太后请安,说的就是几位皇子设粥棚的事,还是他家儿媳提醒的胡太后,皇子府各有粥棚,前头三位皇子用的米都不错,就四皇子五皇子府用的糙米,外头人都说这两家抠门儿呢。四皇子妃要生产,估计顾不上这些个,只是她在外头听到些风声传言觉着不大好云云。

儿媳出身承恩公府,乃承恩公与宁荣大长公主的幺女,身份不可谓不高贵了。胡氏在胡太后面前素有脸面,也能说得上话儿,这些,卫国公都知道。只是,卫国公就不明白了,人家皇子府的事儿,干你何事啊!你要去太后面前生事!你还知道你是谁家的人么!

胡五儿这事,瞒不了人。

穆元帝都叫卫国公去坐冷衙门了,没几天,四皇子也查出来是胡五儿在太后面前生事。近来四皇子正为媳妇好人有好运庆幸呢,老大老二家出了事,四皇子就同媳妇道,“咱们是傻人有傻福。”

四皇子妃道,“是啊。”

四皇子又道,“有件事说与你听,你可别动怒。”

“什么事啊?”

四皇子就把胡五儿的事给说了,四皇子妃冷笑,“是五儿小姑姑啊。她呀,自来眼里没人,觉着她比世人都强的。平日间爱笑话个人就罢了,怎么又到太后跟前儿去多嘴。”当初她随父母刚回帝都,就是这个小姑姑总笑话她说话有口音,土气来着。

四皇子道,“谁晓得她如何想的,真是自作聪明。如今卫国公去了冷衙门,说不得就是沾她多嘴的光了。”

四皇子又把这消息同他五弟说了一回,当初太后为粥棚的事为难谢莫如,太后是想着四皇子妃是她娘家侄孙,是故将四皇子府择出来。虽然太后是一片偏心,四皇子心下却是不大自在,如今查出原由,自然要知会五皇子一声。

就此,真相大白。

真相大白之后,于户部郎中任上蹉跎多年的谢松升任工部右侍郎。

☆、第116章威风八面

粥棚事件后,一场大雪纷然而至。

诸皇子、皇子妃、公主、驸马都在文康长公主的邀请下去长公主府参加赏梅宴,长公主是穆元帝唯一胞妹,于皇室地位自不待言,故此,众人皆捧场,就是皇长子、二皇子差使再忙也是露个面儿方告辞而去,这两人因粥棚失分过多,正是在挽回御前分数的阶段,也就无心赏梅了。

谢莫如见着江行云,又有苏不语的妻子戚氏,谢莫忧嫁给戚国公府三子,与戚氏成了姑嫂,谢戚两家是正经姻亲,七拐八绕到谢莫如这里,总是沾了些亲戚关系了。何况谢莫如与苏不语一向相熟,谢莫如生辰时,苏不语打发人送过东西。

大家见了,自有一番说笑。

江行云装模作样地,“万梅宫的梅花想来也快开了。”

谢莫如一向闻弦歌而知雅意,何况她与江行云多年交情,笑道,“我一时倒没空去万梅宫赏梅了,你要不要去?”

“那我就不客气了。”向谢莫如借了万梅宫来用,歪头一笑,“我怕是要住到过年的。”

谢莫如笑,“住到明年都无妨,屋子还是要有人住方有人气。”

自长公主府的赏梅宴回家,苏妃的生辰便近了,苏妃的生辰与方氏颇近,方氏是腊月初一的生辰,苏妃比方氏早一日,十一月三十。

谢莫如将奉给苏妃的礼单给五皇子看了,五皇子看过礼单,又亲瞧了东西,皮毛药材绸缎等物自然都是上好的,其中更有一对宝石盆景更是宝光流转,颇为不凡,五皇子赞,“这盆景儿不错。”

谢莫如笑,“我也觉着这盆景不错。”

二人说些话,用过晚饭便歇息了。

第二日,江行云过来王府,谢莫如写了张条子,江行云领了就搬家去了山上万梅宫小住。当天傍晚五皇子回府,用过晚饭后,谢莫如同五皇子道,“有件事想跟殿下商量,咱们分府时陛下连带庄田、铺面儿、银两都给齐全了,这半年中秋、重阳、万寿,光往宫里走礼就花了三万银子,这还是咱们成亲晚,没赶上太后的千秋,还有过年时,也要有一份年礼。再有平日间人情往来,不说别家,就是咱们这几家生日节庆,外头亲戚走礼,虽是有来有往,我略一估量,一年也得两三万银子,再加上咱们自家府里开销,少里算,一年也得一万银子。这些算下来,咱们一年光出不进,少说也得十来万银子,这还是正常情况,没有别的开销。再说咱家的收成,庄田铺子,拢共加起来能有五万银子就是丰年了。殿下一年一万银子的俸禄,咱家一年顶天儿收入六万银子,我算着,再有两三年,就要打饥荒了。”

五皇子倒也并非不知庶务,他道,“我听说帝都有些大商家投靠到大哥二哥他们那里去的,求个庇护什么的。”他,他刚分府,没两位兄长在朝中的权势,这,这,好像没人来投靠他啊。

谢莫如道,“这天下的生意,无非就那么几样。能做到大商家的,难道以前就没靠山了?怎么又巴巴儿的投靠到皇长子府与二皇子府呢?这样的商家,所谋非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