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她生下女儿,却一心系江洲,又因傅其弦不是其良配,便觉得生无可恋。
那时崔贵妃提出要她为其‘排忧解难’时,她其实心里隐隐是松了口气的。
活着对谢氏来说,每天生活在长乐侯府只是一种折磨而已。
她怀念江洲的一切,怀念这里的山水,怀念这里四处可见的文人雅士,汉晋风范,而不是洛阳之中一群低俗之人强作风雅而已。
她出身江洲,是江洲的嫡女,应该嫁的也是世族出身的丈夫,而不是傅其弦那样一个贪花好色的草包,她恶心!
谢氏厌倦了那种生活,尤其是傅其弦逼着她要她出头为其纳妾时,她更是觉得心中厌烦。
那时她曾经那么迫不及待想与谢家划清一切关系,能回江洲时,她是欢喜的。
可是当时她抛弃了一切,连唯一骨血傅明华也都舍弃了,可笑的是如今兜兜转转,这个曾经被她与江洲谢家放弃的女儿,却又成为了她需要亲近拉拢的对象。
从心底里来说,谢氏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母女情份虽说是天性,可是谢氏发现她不了解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
那时只觉得她乖巧懂事,有时也是喜欢的,可她那时对长乐侯府一切都十分排斥,并不愿意亲近每一个人。
她不知傅明华喜好如何,不知她有什么心事。
只是知道她性情温顺庄端,不失大家风范,又规矩礼仪学得不差,女诫等女四书也背得,六经大义也通晓。
直到那日一心寻死不成,而被傅明华救起时,谢氏才发现自己看错了这个女儿。
那会儿她才发现,傅明华可能并不像她想像中那样单纯天真,否则她在那样的情况下,如何步步青云直上,使崔贵妃对她另眼相看,甚至求了旨意让看重的儿子与她定下婚约?
她这么聪明,当年从蛛丝蚂迹能猜到自己的意图,还能在做了这样的事情之后,片叶不沾身。
这样的傅明华,让谢氏想起来都心中发寒。
她隐藏得也太好了!那时她才多大?心机如此深,忍耐力如此可怕。
谢家早年对傅明华多有冷淡,联系并不热切,此时恐怕要靠自己前来,怕是为难。
就是谢氏心里,对于自己能与傅明华重修得了多少母女情都是有些怀疑的。
身旁丫环低声提醒:“娘子,大娘子已经走远了。”
谢氏愣了一下,抬起头来。
刚刚她沉浸在回忆中,脚步便慢了一些。而原本与她并行的傅明华此时已经走了好几步远,根本没有要回头的意思。
谢氏心中登时一痛,脸色微微发白,却加快了脚步跟了过去。
“这屋里你可还满意?”
一行人进了厢房,江嬷嬷看得出来谢氏过来恐怕是有话要跟傅明华说的,因此带了碧青去整理傅明华的行李。
这一趟回江洲要住上两个多月的时间,带来的东西不少,一切都需要熟悉。
院中侍候的丫环奉了茶过来,傅明华先前便取了大氅坐了下来,捧了热茶在手心温着,却并没有喝。
“这是去年西湖天竺寺出产的灵茶,茶水甘冽,倒是可以尝尝的。”谢氏也坐到了傅明华身侧的椅子边,提醒了一句。
第一百九十六章无话
两人无话可说,谢氏一句话说完,屋里又沉默了下去。
“随我出去走走吧?”
谢氏无声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望着傅明华看:“我带你熟悉熟悉这院子。”她眉梢间露出几分忧郁,“这是我少年时期曾住过的院落之一。”
她低垂着眼睫,神情淡漠,气质如兰。
傅明华站起了身来,谢氏示意身侧的嬷嬷不要跟着。
“现如今,我也知道恐怕你是不想见到我的。”外间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从屋檐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砸落到地上发出‘啪嗒’的声响。
傅明华裙摆都湿了,此时坠坠的并不舒爽。
谢氏声音轻细,似这江洲的天气,带着蚀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