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弘就是李惠最后的靠山,如果拓跋弘退了位,那李惠真的就没什么可以倚靠了。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李惠自己心知肚明。
所以,怎么说,他也不能让拓跋弘退位。
然而,高允几个人虽然对此有些疑惑,却没有李惠那么激动。
“陛下怎么忽然想到要禅位了?”高允心平气和地问。
“是啊!陛下怎么忽然想着禅位了?”源贺表示疑惑。
这时,拓跋弘看了一眼几人,意味深长地回答了起来。
“朕已经心力交瘁!现在只想着虔心修道,不想再过问朝事!”
李奕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再加上朝上的明争暗斗,他内心已经开始厌倦这种纷繁杂乱的世界。
高允等人一听,立即明白了。
于是,便又再三地询问道:“陛下真的决定了?”
“是!朕真的决定了!”
拓跋弘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开玩笑。
既然拓跋弘心意已决,那他们只能操心传位的人选。
“那陛下打算禅位给谁?”接着,高闾问起了传位的人选。
他有些担心,拓跋弘并不想传位给小拓跋宏。
毕竟,小拓跋宏不是他的亲生子!
“陛下是要禅位给太子吗?”李惠更加担心。
他生怕拓跋弘会传位给小拓跋宏,从而使他的地位不保。
他们焦心地问,可拓跋弘听见,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并没有回话。
高允等人也不由得神情紧张了起来。
他们都在揣测,拓跋弘到底想要禅位给谁。
过了一会儿,拓跋弘深呼吸了一口气,出乎意料地说了出来。
“朕~打算禅位给子推皇叔!”
“子推?京兆王?”
“京兆王?”
拓跋弘此话一出,高允、高闾等人都面面相觑,表示诧异了。
他们是有设想过拓跋弘会传位给拓跋子推,可没想到,竟然真的会是拓跋子推。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陛下有太子,怎么能随便禅位给京兆王呢?”高闾首先第一个就反对了出来。
虽然他们从高允那得知小拓跋宏不是拓跋弘的亲生儿子,但相比较托付给一个鲜卑人,高闾更希望拓跋弘传位给实际身为汉人的小拓跋弘。
汉人的皇帝,才会真正为汉人着想。
然而,拓跋弘却回答道:“太子年幼,尚不懂朝政!朕是思虑再三,才决定禅位给子推皇叔的!子推皇叔素有美誉,相信禅位给他,各位大臣应该也不会反对!”
可高闾却更加忧心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您是有太子的人!这样禅位以后,让太子有何立之地啊?!”
明明有太子却不传位给他,这要是真的传出去,众人会怎么想这个小太子的身份?
想到这,高允也跟着附声道:“陛下!高大人说的不错!京兆王虽然颇有赞誉,但那也都是指的纠察吏狱一事!实则,京兆王并没有参与过军机要事的经验!所以,不见得他就可以代替陛下,处理好朝政!况且,京兆王乃是先帝的皇弟,与太后乃是叔嫂之辈!如果两人同处在一个朝上,恐怕会多有尴尬!因此,此举实在不妥!”
除了小拓跋宏的原因,高允考虑到一个更加难以让人接受的原因。
这冯清如与拓跋子推乃是嫂子与小叔子的关系,如果同坐在朝廷上处理朝政,恐怕会招来什么闲言碎语。
事实也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