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他都能从李泰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在佛寺之中,李泰没有藏着半点私心,尽心竭力地替李承乾祈福。在田间路边,李泰又化身成为博学的青年,他读过许多书,以他的聪明才智,也总能一眼就从农忙时节的田间,看出书里所写的那些细节。虽然偶有错误,可他总能丝毫不尴尬地圆过去。李世民看着他毫不扭捏地承认自己错了,多日以来积累的好感值终于达到了顶峰。
伴随着好感而来的,还有星星点点的惋惜和遗憾,李世民甚至有了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李泰的优秀他看在眼里,而李承乾的才能他也从未忘却。
“怪就怪你不是嫡长子吧。”李世民在心里叹息着,反映到了行为上,就总也忍不住偏疼李泰多一些。或许在一个父亲的心里,这就是他能给得起的,最大的补偿。
李承乾留在京城,显然不知道李泰这一路上,已经刷满了李世民的好感度。也不知道是不是病症一天天减轻的缘故,他那阴郁的心情一扫而空,东宫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只不过这种改变,只有与李承乾极为亲近的人才能察觉到。
李承乾正好借着这段自由自在的时光,好好地享受与称心的二人世界。许是不/举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近一段李承乾总爱拿这个逗称心,兴致来了什么荤话都敢往外说,不将称心逗得面红耳赤,生气暴走决不罢休。
可即便如此,李承乾当真没有一次越界,倒是省了称心不少的事儿。
称心当然知道他在等什么,因着这一场病,李承乾的冠礼已经无限期地后延。到了现在,他依然是个还未弱冠的青年。这一拖实在是拖得够久,李承乾也只能强忍着,等到冠礼过了,再来好好收拾意中人。
当然,李承乾也并不是每天只顾着调戏称心。东宫之中,也正一点点地将风声透出去,说是太子殿下的病颇有起色,快要痊愈了。正所谓没有密不透风的消息,这样一点点地放出风声,半真半假地导演了这一整幕剧,倒让人对这样一个消息相信了七八分。
李承乾相信,消息以这种速度传播开去,李世民回京之日,必定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只不过出乎李承乾意料的是,李世民还未回京,一个老熟人倒是先上门了。
李承乾见到房遗爱的时候,怎么都没有办法把眼前这个长相清秀的少年,和记忆中那个贪吃的孩子联系在一起,是以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喊出房遗爱的名字。
时过境迁,房遗爱也早已长大成人,眉眼之间,房遗直与房遗爱两兄弟细看其实极为相似。上一辈子李承乾没有感觉,是因为这两兄弟的性格实在是南辕北辙,房遗直固执死板,房遗爱乖张任性,气质不同,长相看起来自然也不大一样。
这一世,许是因为两兄弟相处十分平和的缘故,房遗爱的性子实在被磨平了许多,或者说圆润了许多。他有条不紊地问起李承乾的近况,关心着他的身体,再一同憧憬一下即将到来的弱冠之礼。两人一来一往,倒是十分投契。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