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1 / 2)

东宫近臣,日后都是太子要重要的。如今竟然出现这样的情况,陛下如何能不忧心。

陛下静静地坐了半响,吩咐道:“何德,扶朕回去。”

我快步迎上,扶住陛下的后背跟手腕,仿佛又回到当年刚刚见面时的情景。

当时陛下还是个倔强冷漠的少年,满身是伤犹不自知,好心要扶他,他还怒斥:“你个阉竖!谁允许你碰我的!”

跟随陛下这么多年,终于得到陛下全心的信任,不再被推开。然而陛下已经老了,我也已经老了。

不同的是,陛下还有有许多想要做的事,我却很随意,哪日陛下去了,殉葬便是。

毕竟做到这个位置的人,见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见不得人的事,也做得太多了,谁还容得下?

没料到笔下临去前竟没有下诏要我殉葬,陛下年轻时雄才大略,颇有太祖之风。只是老来渐渐有些不信人,仅留我在身边照料。他留我在世上,将暗卫交给我,说还有事要交代我去做。

随后太子登基,施时杰则去了边关,武将的升迁不比文官,还是得靠沙场上打拼回来才行。

言老丞相请辞,说要“让位与后人”。太子也真不客气,居然当真让言老丞相任了个闲职,将周顺之提上相位。

这下子朝中热闹了起来,竟分成了新派和老派。历来党争都是大忌,只是目前刚冒出来的苗头,还是可喜的。

毕竟两派为首的人,皆是一心为国。老派的蔡御史还与举荐周顺之的言老丞相相交甚欢,由此可见,这不过是一场君子之争。

陛下临终时的殷殷嘱托,实在是过虑了。当年太祖文不如沈相,武不如武侯,还不是一力成就了临朝的鼎盛。只要君明臣良,又何必拘泥于孰强孰弱?

我看朝中倒是一片欣欣向荣,那新继武侯之位的张定还上书:天下已平,当马归华山,兵收武库。

竟全数交出兵权。

陛下当年还未继承大统,宦官弄权,全仗武侯府发兵勤王,才免了陛下遇害之险。

再往前一些,便是开国时,为临朝开疆辟土的不世功勋。武侯府的功劳,却是赏无可赏了。

陛下生前对武侯府也并不放心,暗有嘱咐。如今张定如此知趣,却是免了我许多麻烦。

太子倒也知道待薄了有功之臣会让天下人寒心,便赐武侯府人朱姓,从此武侯便等同于皇家人。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这武侯府的兵权交到谁手上,也是一大难题。太子理政的时日也不短了,制衡之道多少也长进了些,不再一味地重用周顺之与施时杰。

这些兜兜转转的心思转了一通,朝中也算是太平无事。

我也不再挂心,在内侍中挑了个伶俐的小子做义子,取名何进。

这孩子原先是高和带着的,现在高和要一心侍候太子,自然不得闲。我如今无事可做,提携一下后辈也无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