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楚晴-嫡女楚晴_分节阅读_74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嫡女楚晴> 嫡女楚晴_分节阅读_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嫡女楚晴_分节阅读_74(2 / 2)

周成瑾放声大笑,“哈哈哈,真拿得出来!你六妹妹怎么说?”

“恭恭敬敬地道谢,还能怎么样?”楚晟不忿地说,“又被三姐姐取笑一通……先前六妹妹一直被大姐姐和二姐姐欺负,府里但凡有东西都是她们挑过之后不稀得要了才轮到六妹妹,还以为四叔回来怎么也能尽下做父亲的心,谁知道还不如不回来的好。”

周成瑾看一眼手背上那个刺目的红色疤痕,她那般毫不留情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来扎自己,听到她境况不如意,他本该弹冠相庆的,可心里为什么竟是这样的难受。

恨不得立刻赶到银楼里,把所有精美的珠宝首饰都捧到她面前,只求她能够展颜一笑。

周成瑾倒抽一口气,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可难得楚晟愿意开口谈家中姐妹,他实在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忍了几忍问道:“你四叔带回来那个姑娘长相如何,漂亮吗?”

“一般,不如六妹妹好看,跟二姐姐差不多。”楚晟想一想才回答,其实他并没留意韩娇的长相,只是听楚澍说话才看了看她的发髻,顺便瞧清了她的长相。

周成瑾道:“那就是病美人了。”

楚晟连忙摆手,“不像有病的样子。”

“我不是说她真有病,就是打个比方,”周成瑾失笑,“男子都偏心看着弱的,你说要是面前站着一只大狮子和一只小兔子,你会帮着狮子打兔子,还会帮着兔子打狮子?”

楚晟“嗤”道:“这不通,狮子能吃兔子,兔子又不能吃狮子。你说六妹妹是狮子还是兔子?”

她平常是只无害的兔子,可拿簪子扎自己的时候就是只发狂的母狮子。

周成瑾自嘲地笑了笑,又道:“换个比方,一只雄壮的野牛和一只病弱的羊羔,现在是谁也伤不了谁,你会帮哪个?”

楚晟忽地明白了,没有作声。

周成瑾道:“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喜欢偏心那些看起来娇滴滴怯生生,动不动抹眼淌泪的。”

“那你呢?”楚晟问道。

周成瑾傲然一笑,“自然偏向我看中的,即便她是狮子,只要她说声想吃兔子,我就给她剥了皮剔了骨,想吃红烧的就红烧,爱吃清炖的就清炖……提醒你一下,有时候越是那些看着娇弱单纯的女人心越狠,你记着,别被女人的外表给骗了。”

就像百媚阁的妓人,老鸨深谙男人心思,调~教她们的时候就会特地嘱咐,“遇到软的,尽管横,可遇到横的,就不能傻乎乎地硬扛着,得放下身段软下来,该说好话说好话,该掉眼泪掉眼泪,只等他心软,狠狠地宰他一顿。”

楚晟点点头,“我记下了,回头提醒一下六妹妹,该示弱的时候就得示弱。”

“她?”周成瑾撇下嘴,“你放心,你六妹妹最会装,绝对吃不了亏去,不信你等着瞧……”

☆、第71章进展

楚晟与明怀远自四房院离开后,楚澍紧跟着也去了外院。

柳月娥从怀里掏出帕子笑着呈给楚晴,“早就听说六姑娘的针线好,我这儿有两方帕子,花样倒平常,难得针法稀奇,乍看像湘绣,细看起来起针和收针都不同,听说是外族传来的绣法。”

抖开来看,是对同茎同枝的并蒂莲。

楚晴拒绝,“柳娘子的东西我可不敢收。”

柳月娥赔笑,“六姑娘真会玩笑……阿娇有首饰戴,只不过她向来不喜欢穿金戴玉,并不是肖想姑娘的东西。”

这话怎么不当着父亲的面儿讲?

楚晴撇下嘴,“柳娘子不必客气,这帕子我真不能收,收了怕祖母骂我。再者看着绣工布料确实精致,拿出去也能卖近百文钱,京都米贵,好歹能添补点家用。”

桂嬷嬷早就给她们指明菜市场以及买柴米油盐的地方,可这两人就跟没听见般,到了饭点就指使青杏到厨房端饭,青杏跟桂嬷嬷回了好几次。明氏碍于楚澍的面子不好做得太绝,只能任由她去。

柳月娥脸皮厚,死磨硬泡着终于让楚晴收下了。

楚晴脸上显出淡淡的笑意,“那就多谢柳娘子了,对了,明天府里庆贺表少爷高中,外院的爷们请了伶人来奏曲儿,柳娘子与韩姑娘最好别四处走动,免得遇见不相干的人,两下里都不好看。”

乍听到楚家在花园宴客,柳月娥眼前一亮,能被卫国公府邀请的人自然非富即贵,要是让韩娇装作偶遇结识一个,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

转念一想,又有伶人在其中。能当伶人的,长相大抵都不差,加上一个个存着鬼心思最会花言巧语,韩娇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教人哄骗了去,到时候求爷爷告奶奶都没有用。

柳月娥平生最后悔的就是当初跟着哥哥去湘西,要是那会儿早用些手段把楚澍拿下,何至于到湘西被知州白玩了不说,还差点被知州婆娘打个半死。

那个富商的正室也不是个好东西,看着贤惠大度,一房一房的姨娘往家里抬,可富商一死,连姨娘带庶女都让她卖了个遍。

自己肖想了一辈子的富贵生活没有得逞不说,现在沦落到厚着脸皮打秋风的地步,女儿韩娇是再不能步自己后尘的,必须得进了富贵门才行。

转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楚晴起了个大早,约束了身边人就往宁安院去。难得几个姐妹也不约而同地去得早,尤其是楚曈,正两手攥着美人锤笑嘻嘻地给老夫人捶腿。

自从她禁足出来,像是转了性子似的,天天到宁安院和大房院请安,风雨不误。还时不时地彩衣娱亲,把在宁夏时的趣闻趣事说给老夫人听。

老夫人一辈子就没出过京都,加上关心长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听得津津有味,连带着对楚曈和气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