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添财感觉到手上的温度,嘴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鱼竿一沉,赵言修立马提了上来,又是一条大鱼。宋添财这才念念不舍的放开了赵言修的手,把大鱼装到了木桶里。
吸取了上次坐船吃饭的教训,宋添财和赵言修这回带足了做饭的家伙。还打了个小炉子和五十斤炭带着,就打算自己在船上做的吃的。不然,依着他们两个以前一顿饭要吃上半两银子,宋家五口人,一两银子都打不住。十天下来,就是十几两银子,吃的还没多好,宋家二老怕是得心疼死了。
这会带了米面,宋添财掌勺,知道赵言修喜欢吃鲜鱼鲜虾,就带了鱼竿和渔网过来。这样,在船上钓钓鱼,做做饭,一想就觉得美。
只有一个炉子,宋添财打算先把鱼烧好了,再煮饭。去鳞去肚,清蒸,油炸,红烧,炖汤,一时间宋添财忙的热火朝天。赵言修带着宋小宝看在旁边,一道菜做好了,一大一小的总是要偷吃两口。两条大鱼,做了四道大菜,再把早先带来的咸鸭蛋切开摆盘,泡酸豆加辣椒炒了一盘子,再猪几个鸡蛋,晚饭就搞定了。
船上的桌子小,五个人坐不下,宋添财和赵言修就搬了四个大箱子拼成了个桌子,又在上面铺了块油布,就吃起了晚饭。宋小宝第一次在这样的桌子上吃饭,他小身子不用做儿童椅只要坐平常的小凳子就能够着菜,顿时就喜欢上了这样的吃饭方式。也不用陈桂枝喂,自己拿了把木勺子大口的往嘴里塞饭。
宋添财和赵言修把宋小宝搁在他们两个中间,一个剥蛋壳,一个去鱼刺,喂给宋小宝吃。宋添财还时不时的趁着空挡,给赵言修塞几口鱼肉,夹一块咸鸭黄,就没歇的时候。宋大山和陈桂枝看着他们三个人,相视一笑,眼里有股说不出安心和高兴。
船上的第一天,宋添财和赵言修这回是先睡了上半夜,两人一道守了下半夜。这也是宋大山夫妻再三要求的,眼瞧着宋添财和赵言修这一路守夜都熬瘦了,宋家二老就心疼了。
在陆地上,风餐露宿的,宋家二老也不敢说换他们轮守。现在到了船上,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和宋添财他们商量,晚饭吃早些,让赵言修和宋添财先休息一会。宋家二老先守着,等过了戌时,再换宋添财和赵言修守夜。
船上的十天日子过的很快,等到了泉州,宋大山夫妻被港口的繁华和热闹看花了眼。他们老家就是泉州的,七八岁的时候跟着去长辈去了永乐镇安家落户。那个时候,泉州不过是几个小渔村,大部分男子连婆娘都娶不起。
可现在,满眼望去,琳琅满目的商铺,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和穿着富贵的行人,都超出了宋家二老原先的想象。即使知道泉州繁华,可也没想到繁华到了这样的地步。宋大山和陈桂枝下船的时候,还特意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裳,可在路上一看,也不过是一般,并不多出彩。
宋添财喊了脚夫和马车,直接带着宋家人回了平遥镇。他们赶了一个时辰的路才到了新家,宋大山和陈桂枝站在宋添财上次置办的大宅子面前,吓了一跳。再也没想到宋添财那轻描淡写说得置办的宅子这么大,即使没进去,宋家二老也都能明白这宅子肯定是不便宜的。
宅子里物件当初宋添财和赵言修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等脚夫把东西搬进来,宋添财领着宋家二老认了下屋子就把事情交个他们去收拾了。他和赵言修则是去屋子外面看酿的醋怎么样了。还有地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