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配了些礼物让黄老板给那黄大人带过去,感谢黄大人为他们主持公道。罗家兄弟用过那海鲜酱就来找宋添财了,他们兄弟两个一个跑货,一个行商,都是识货的。
泉州这儿盛产海鲜,但一到冬季,海鲜量上就跟不上,价钱也很贵。所以,就有了海鲜酱,这种酱有海鲜味,做菜,拌菜,下粥都是极好的调味品。不过,海鲜酱也是有好有坏的,泉州只有一家老字号出产的海鲜酱最为有名。其他的却都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宋添财的海鲜酱比起那家老字号的海鲜酱味道还要更为浓厚些,且那家海鲜酱说是酱但酱里其实是整个的海鲜肉,不像宋添财这酱这么细腻。做买卖的,只要能挣钱自然就上心了。
罗家兄弟就行和宋添财合作,把这海鲜酱每年卖给他们。宋添财又不傻,虽然不知道这海鲜酱好不好卖,但瞧着罗家兄弟那殷勤客气的模样,心中自然就有底气了。他刚刚来泉州,手里没银子又人生地不熟,这才卖了酱油方子。可这种买卖做一次就够了,既然以后要在泉州生活,那这海鲜酱就要利益最大化。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宋添财从不弄混了。
罗家兄弟还没磨得宋添财松口,黄老板就上门了。一见罗家兄弟就明白了,这肯定也是看中海鲜酱的。这段日子,黄老板买下了万家的作坊,扩大了生产,生日做的还算红火。可要想挣多些银子,还是得有特色的东西。虽然已经有了海鲜酱油,但这海鲜酱他也不想错过。
黄老板一来就开门见山,说是想买方子。宋添财这回摇摇头,不愿意卖了。黄老板加了很高的价钱,罗家兄弟也在帮腔,可宋添财这回就是死活不松口。最后,瞧着火候差不多了,宋添财才提出,要他方子可以,但他得参股。
宋添财早就有这打算,一次性卖了方子那是急需用钱才会干的。这种会下蛋的母鸡,宋添财可舍不得杀鸡取卵。黄老板一听宋添财的要求,就有些不愿意了。毕竟,这参股得分红利,这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宋添财也不紧逼,一副参不参股无所谓的样子。黄老板想了想,没一口答应,只道给他回去想想,宋添财答应了。然后,又把三大缸一千多斤的海鲜酱卖给了罗家兄弟,收到了四百两银子。
罗长业放在自己的铺子里卖半两银子一斤,第一天销量只能算不好不坏,到了第二天,就有些许多人被介绍的来买些带走。那些跑商的商人买起来都是十斤二十斤的带,卖到一大半,罗长业当机立断的涨价到了八百文,还是有不少人买。不到十天,这批海鲜酱就卖完了。
黄老板一直在关注着罗长业这批海鲜酱卖货的情况,现在才是四月份,海鲜酱的销路还远远达不到冬季的一半。可就这样,宋添财做出的海鲜酱却卖得这样好,让黄老板心更痒痒了。
直到有同行通过罗家兄弟打探这海鲜酱的来源的时候,黄老板坐不住了,又上门找宋添财了。这一次,黄老板一口答应让宋添财参股,但分多少却是各执一词。于是,两人讨价还价之后,宋添财出方子,黄老板出钱出人,两人三七分。虽然这分成宋添财还能再抬些,但现在留一线,日后好想见。他出了方子,大部分还是黄老板去忙。真把黄老板压榨狠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宋添财。毕竟,方子放着也是放着,生不来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