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2)

竟,这银钱从头到尾他都可以说不知情。如此一来,宋进宝得不到惩罚,说不准还得留在宋家恶心他们。

宋添财本就被断了科举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再有个凉薄自私的名声,在村子行事怕是不易了。所以,宋添财才准备私了。把宋进宝的名声弄臭,再把他们赶出宋家,也就是目前对宋家对他最好的路子了。

至于以后,只要宋进宝不来惹他们,宋添财也不会赶尽杀绝,只当他们是路人。可若是他们想对宋家人不利,那就新帐老账一块算,发发心中的火气。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评论中有亲奇怪为什么对宋进宝一家轻轻放下,就在文中稍稍解释一下。宋添财刚刚穿过去,身子又弱,宋家名声先前又扫地,宋进宝夫妻平时也没犯大错。宋添财想整死他们怕是不能够的,而且,宋添财病弱的起因还是先前那场大病,而宋进宝夫妻冷眼旁观,在旁人眼里只是良心问题,并不能对他们做什么。至于倒药,宋添财死了,那冯金花才能算害命。现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没有既定证人,怎么定罪却不好说。比如,一个人倒了生病人的药,但那个人没什么事,众人知晓之后,顶多责罚她一顿,不会为此而要了这个人的命。冯金花这事做的是过分,可宋大山能想到也就是休了她,并没有要她偿命的意思。宋进宝事事都没插手,要怎么证明他有害宋添财的意思就是个大工程。这样的事情,刚刚穿来,人生地不熟的宋添财只能选择相对危险性小的,可行性大的方案实行。所以,这才把宋进宝一家赶出去了事。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思路也是个人的,大家有建议和疑问可以留言,我尽量把自己的思路和大伙说一下。谢谢各位亲的支持啦!

☆、胡搅

宋家村总归有二百三十二户人家,算是在周围村落里毕竟大的规模了。而这两百多户人家,如宋家有田有地能有余钱供孩子读书的人家算是家境殷实了,而更多的人家也只能图个温饱,当然,也有不少连温饱都不能保证的。

如最后一部分人,宋添财和里正商量,每年都用祭田出产的粮食补贴一点给他们。虽然不能彻底救了他们的穷,可也能缓缓他们的急。至于具体给多少,就要按每年的收成来安排了。

里正在村子里还是比较有威望的,对祭田的事情十分的重视。认为这件事情要是做的好,也能带动村子里其他的富户人家为村子做贡献,宋家村那些贫弱的人家也不用过得那么可怜。

宋添财是秀才身份,又是出资人,就很得里正看重了。细细的和宋添财商议祭田的事情,每每宋添财帮他把设想的问题给轻描淡写的给解决的时候,里正对宋添财的评价就更高了一分,对着宋大山也是好话连连,捧的宋大山脸都笑成了菊花样,干坐着也乐在其中。

为乡里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宋添财是从不吝啬的。前世,他有了大把的钞票之后,为乡里乡亲做出钱出力从不含糊。他想的也简单,自己都是乡里乡亲看着长大的,有钱了,给大伙做些好事,总能让人念一句好。不然,旁人一提起他来,就道,那个暴发户啊,一有钱就忘本。宋添财可不兴被人这么说,而且他坚信,多做好事总是不会错的。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宋添财的钞票没白花。每年回乡祭祖,村子里的家家户户对着他都是好话连连。虽然有巴结的成分在,可也有他宋添财确实为家乡做了贡献,他收起这些好话是从不谦虚的。而因为他的豪爽大方有良心,政府们都喜欢找他拉投资搞赞助,后来,他还混上了全市十大杰出企业家的名声。有这样好的事情落在宋添财身上,宋添财对于慈善和公益活动那叫一个热心啊,就快赶上他对挣钱的热爱程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