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他们的谋划也许不在于觐见之时,而是在夜里。若不是臣认出了他们的身份,恐怕他们便会如其他族长那般,在行宫中留宿。”王子献道,“臣以为,行宫外应当还藏着一群贼子。也许他们正等着深夜时那几个细作暗中行动,打开行宫大门,再冲进来行刺圣人。为御驾安危考虑,还请圣人立即移驾太原府。”
“明知行宫外有逆贼窥伺,你居然还敢劝圣人移驾?”兵部左侍郎怒斥道,“岂不是欲陷圣人于险境之中?!真是其心可诛啊,王舍人!!”
王子献尚未来得及解释,圣人便问道:“王爱卿是不是认为,行宫外那群贼子人数众多,仅仅凭着千牛卫与行宫守卫,这座行宫恐怕守不住?此去太原府,若是乘快马只需一两个时辰。只要能赶在逆贼反应过来之前抵达太原府,则朕可安全无虞。”
“圣人英明。”王子献接道,“行宫中的将士与千牛卫拢共合计约有两千人。然贼子可能有一万人——加之背叛的突厥铁勒数族,则增至一万又两千人,且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行宫的宫墙虽然坚固,但毕竟比不过太原府州城的城墙;行宫将士虽然有誓死保卫圣人的决心,但毕竟从来不曾鏖战过……”
简而言之,想靠着一群从未见过血的新兵守住行宫,实在太过艰难。倒不如孤注一掷,险中一搏。“提早移驾,逆贼反应不及,圣人安然抵达太原府,方能安稳军心。否则,一旦圣人受困于行宫,太原府外战场形势必将改变。阿史那真啜将军必定会以援救圣人为要,索性暂时放弃战场。如此,朔州、云州或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
陈述完利害关系后,他立即跪地行礼:“请陛下早做决断!!”
这一瞬,圣人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战火延绵千里的场景。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此时已经容不得犹豫;同时,他也比任何人都明白,若有万一,不仅仅是北疆战场,或许长安也将陷入乱局。于是,他定了定神,沉声道:“依爱卿所言。千里何在?”
“大王正在派人查探行宫周边的敌情,以及审问逆贼。”王子献答道。
“叔父!”这时候,李玮匆匆而至,“请叔父立即御马移驾。方才千牛卫悄悄出行宫细查,发现几处隐蔽之地的守卫都已经不见踪影,山林之中应该藏有不少逆贼。方才,侄儿施以重刑审问了那个铁勒族长,他已经招供,贼首正是河间——逆贼李谌。他逃出朔州后,拢共剩下一万余兵马,悄悄绕过了太原府的战场,前来偷袭!!”
河间郡王初时只是想收拢那些收受了他的粮草与金银财宝的突厥铁勒诸部,以备逃往靺鞨或者高句丽时作震慑之用。不料,从朔州之东远远绕回来后,行至半途却听闻他们已经去行宫觐见了皇帝。于是,他一怒之下,遂率领自己所有的兵马前来,誓要借此机会斩杀皇帝。当然,他也并没有放过当初那些口口声声定然会追随他的几位族长,胁迫他们先来行宫作为内应。
“此前的军报说逆贼李谌已经投奔了靺鞨人,看来不过是他使的声东击西之计。而今,又想使围魏救赵之计?”圣人披上裘衣,按着腰间的横刀,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朕绝不会相信,如他这等心思深沉之人,会因愤怒与憎恨前来攻打行宫,欲对朕不利。他也该明白,就算这座行宫只能守三日、五日,太原府的十万援军也必然会赶过来。那时候,他便不得不逃,自始至终也不过是白白耗费自己的兵力罢了。”
“陛下之意,逆贼此举是为了与靺鞨、高句丽内外呼应?将陷在太原府战场上的人马都调度出来,一举占据主动?”刹那间,王子献与李玮几乎能推演出之后的战场局势——军心大乱且不提,腹背受敌的云州战场一旦战败,幽州、平州的失陷或许也不过是迟早之事。此后的战乱,便极有可能席卷整个河北道。
“朕必须安全地抵达太原府,坐镇后方。”圣人又道,“然而,逆贼李谌乃多疑之辈。若是行宫数千兵士簇拥着朕而出,他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