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王见闻录-分卷阅读487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87(2 / 2)

自胜州叛乱以来,尚不足两个月。东北诸州民间便是得到了叛军的消息,也不至于转瞬间就传遍了关外敌国。他们怎么可能在短短数十日内便迅速作出反应,互相勾结,兵马粮草、用兵之策皆准备万全?

——除非,河间郡王与他们早已暗中勾连。就像给突厥铁勒诸部许诺以重金与裂土封侯作为诱饵一般,用大唐疆土以及粮草金银等物,换取靺鞨与高句丽的支持。

靺鞨这些年一直被大唐北疆的骑兵拒于关外,又迫于突厥与铁勒部族的不断驱赶,只得逐渐往北迁徙。北疆乃苦寒之地,据说冬季长达将近半年,他们又如何可能一直忍受下去?若有觊觎关内的机会,定然不会放过。高句丽则因扰乱百济、新罗两个小国的安宁,曾被先帝派兵教训过一回,残部勉强能维持国内平和,苟延残喘。而今有机会一雪前耻,自然也不会错失时机。

“陛下,臣以为,河间郡王必定早已勾结外敌。”随在御驾边的重臣亦并不少,兵部左侍郎便是其中之一。他亦颇通兵事,慷慨激昂地指责河间郡王祸国殃民的行为,并表示这种罪责不止他一人须得承担,女眷与子嗣也须得同罪云云。

其余诸臣无论懂不懂兵事,此时都必须表现得“略通几分”,于是也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殿内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很是热闹。他们甚至还会提出用兵的意见,也不顾自己是不是纸上谈兵,都可因对方意见相左而争论得面红耳赤。

圣人紧紧地拧着眉,脸色瞧起来略有些青,眉宇间透出几分烦躁之意。他一夜未眠,正是疲惫的时候,尤其无法忍受这种嘈杂之声。而且,他如今需要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分析与意见,而非莫名的争论。若是几位行军大总管在此,必定不会说甚么华而不实的话,只会拿出切实可用的调兵遣将之策。

“陛下。”不远处,年轻的王舍人终于开了口,“以微臣之见,眼下最为重要的已经并非平叛之战,而是御敌之战。目前调动的兵马对付逆贼当然绰绰有余,不过,若想同时迎击靺鞨与高句丽,兵力上却依然有些欠缺。虽然朔州已经攻克,单于都护府也暂时在控制之中,但都需要一段时日进行弹压。太原府外的战争也尚未彻底分出胜负。这意味着三路兵马须得即刻分为两线作战,极有可能会陷入苦战之中。”

“爱卿所言极是。朕也觉得,应当立即征召河北道的府兵,坚持守住幽州与云州。幽云二州是河北道重镇,一旦有失,敌寇便可长驱直入,吾大唐北疆危矣。过来看看舆图,不止幽云二州,幽州之东的平州离高句丽更近,军情恐怕更为紧急——若是彻底被围了城,便危矣。”

一直静静旁听的嗣越王李玮也禁不住补充道:“云州所受的攻击,说不得比幽州还更强烈几分。毕竟,云州离单于都护府、朔州等地较近,若是万一有甚么意外,便极有可能陷入三面夹击的困境。”

“陛下与大王尽管放心。”王子献接道,“简国公和永安郡王应当会急行军赶到云州,再派出两支先锋军驰援幽州与平州。若是河北道的府兵能及时赶到,粮草也陆陆续续运达,便一定能熬过这一回的困境。待到之后,再一举反击亦不迟。而且,此时陛下坐镇太原府之中,既可彻底安定军心,亦能鼓舞士气。”

君臣三人围着舆图,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那些争论的臣子见状,立即围了过来。尽管他们满心也想着加入讨论当中,当若是对兵事半通不通,总觉得有些自惭形秽,倒不如默默地听着便是了。于是,到底也只有寥寥几个言之有物的臣子开始发表自己的建议,其余人等皆静默地立在一旁。

数封紧急的密旨都发出去之后,圣人方略微松了口气。他第一次御驾亲征,本以为是十拿九稳之事,却不想临来居然出了这样的变故。听到军情的瞬间,他甚至曾怀疑过,这一切是否为河间郡王的阴谋。想借着外敌之力,令他不得不紧急迎战,最终落入战败的屈辱之中。倘若果真如此,那他大约此生此世都无法直起腰面对列祖列宗了。

而今讨论之后,一切复又变得有条不紊起来。敕旨发下,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河北道诸州定然会在三日之内点兵赶往幽云平三州。就算靺鞨与高句丽将城池围起来,短短数日内也不可能破城。在种种极坏的推测都被推翻之后,无形之中,他内心深处也安宁了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