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寻上门去送死,白白成为大唐骑兵铁蹄下积累如山的尸首呢?
于是,当年轻的使者手持旌节来到某位族长的帐篷中时,所见的便是挂满了帐篷的各种死不瞑目的野兽头颅,以及周围坐满了的族长、族长儿孙们。
面对脸色不善的众人,年轻使者毫无惧意,微微一笑,取出圣旨:“传陛下的旨意,众位还不跪下接旨?”他虽脸上带笑,目光却锋利如寒刃,似乎冷冷地刺过去便能见血。几个本来就偏向朝廷的族长立刻起身跪地。摇摆犹疑的见状,也只能跟着跪下来,唯恐自己起得稍慢些,会被使节所记恨。
而那些满心想着给他一个下马威的族长们,虽然还想梗着脖颈不起身,却不料那年轻使者的目光变得更加冷厉凶狠,逐个逐个地看过去,竟让人像是从尸山血海中走过一遭,冷不丁地打起了寒颤。
曾见识过不少大场面的族长们还算能顶得住,他们的子孙却有情不自禁双脚发软的,直直地栽倒在地上,行了个五体投地的稽首大礼。这时候,无论他们早先蓄了多少气势,也一股脑地散得干干净净了。
于是,慑于圣旨和朝廷之威,以及这个他们看走了眼的年轻使者之凶悍,剩下的人也只得忍气吞声地跪倒了。虽然神色依然有不敬之处,但到底遵循了礼节。
见状,年轻使者似是终于满意了,这才慢条斯理地宣读了圣旨——用长安官话读了一遍,突厥语读了一遍,铁勒语又读了一遍。他足足重复了三遍,多少通晓各族语言的众人几乎都能背下来了,自然了解了圣意:圣人慈和,即使他们跟着叛贼走了数百里,也愿意再接纳他们。倘若他们能够立即启程,前往太原府行宫觐见,一切既往不咎。
诸族长不自禁地彼此使着眼色,神情略松了松,就听年轻使者轻轻一笑:“圣人慈和,仁爱天下万民,也愿意再度接纳诸位的效忠。当然,若是执意附逆,那逆贼是何等下场,附逆者便是何等下场。”
“想必,诸位也都听闻过这回出征的几位行军大总管的名号罢?东路行军副总管,阿史那真啜将军,乃突厥王族与大唐公主之后,血脉高贵的正统可汗;西路行军大总管,永安郡王,镇守沙州数十年,稳如磐石;中路行军大总管,简国公许公,想必各位更是不会忘记。”
听到此,众族长脸色无不立时变得青青白白。
他们当然还记得,二十年前,正是这位简国公,踏平了薛延陀,将铁勒部落击成了散沙。往上再回溯十来年,也正是他辅助另一位大将,击破了突厥部落,迫使他们东西分裂,降大唐者回附,离开远走者连西域都待不下去。
第329章以武服人
将三位行军总管的丰功伟绩抬出来,狠狠地朝着这群左摇右摆之辈砸过去之后,王子献扫视着失魂落魄的众人,很是“宽容”地表示:“当然,某并不强求诸位立即给予答复。不过,奉陛下的旨意,须得在十日之内前往行宫觐见。算一算路上来回耗费的时间,众位族长应当在两三天内给某回复。”
恩耳古冷笑着接道:“这种事何须翻来覆去地想两三天?!若是真正的突厥勇士和铁勒勇士,片刻就能想得再清楚明白不过。天可汗对这些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实在是太和善了!以我所见,顶多能给他们一天来商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