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令他不由得心神沉醉。
仿佛不过是一瞬,又仿佛已经过了许久,马车倏然停了下来。李徽掀开车帘往外一瞧,果然已经回到府中了。不过,他并不舍得唤醒王子献,便着人抬来了肩舆。当他亲自将王子献从马车中抱出来时,眼角余光随意一瞥,却望见了正静静立在不远处的李欣。
这一刹那,李徽浑身不由自主地僵了僵,内心风起云涌。然而,他面上却依旧淡定如常,不仅小心翼翼地将王子献放到肩舆上,还不忘叮嘱管事去请太医来给他看诊。待众仆从无声无息地抬走肩舆后,他方转身微微一笑:“阿兄。”
李欣莫测高深地望着他,又瞥了一眼肩舆消失的方向——那是王府寝殿。当然,或许某人会辩解,他们挚友情深,抵足同眠多年,如今王子献似乎生了病,在陈设布置最为舒适的寝殿中养病亦是理所应当。不过,他已经不想听这种虚假的辩解了。
“阿兄怎么来了?担心昨夜之事么?”李徽笑容依旧,上前数步之后,倏然停了下来。
因为,李欣已经缓缓地将他身后的杨慎推了出来,慢条斯理地道:“听说,他是王子献的弟子。同时,也是你的弟子?”
懵懂无知的阿桃小少年满面迷茫地望着自家另一位先生,本能地觉得,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始终保持沉默。或者,该去寝殿中照顾先生?毕竟,生病可不是甚么小事,他作为弟子理应孝顺先生才是。可是,眼下他该如何开口?总觉得自己快被一阵强过一阵的寒风冻得完全僵硬了。
“是。”李徽冷静地回道。
李欣淡淡地望着他,目光锐利:“玄祺,我很失望。”
他早已察觉这二人的举止似乎有些过于亲密,也曾怀疑过他们之间的关系。然而,自家阿弟顺利大婚,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异样,于是他便以为自己想得太多了。只是,怀疑仍然潜藏在心底,因某些细枝末节而不断生发,最终由于李璟一语道破而恍然大悟。
这天底下,哪有一个弟子同时拜两位先生的道理?成为甲第状头王子献的弟子之后,又何须另拜其他人为师?!这天底下,又何曾有新婚夫妇便分居的道理?郡王妃不入住寝殿,每天与挚友“抵足同眠”?若是传出去,谁会不知其中的缘故?!
“阿桃,去照顾先生罢。”李徽温声将小家伙遣开之后,方接道:“阿兄,我确实与子献情投意合。娶了杜娘子,也不过是因祖父遗命罢了。我们也已经商量好了,只做有名无实的夫妇。”
他神态从容,淡定如常,似乎早已准备好如何面对如今的场景——事实上,也许因曾经许多次想象过阿兄大发雷霆,又无数次设想过该如何应对,事到临头,他反倒隐约觉得轻松了些。毕竟,日后再也不必千方百计地欺瞒兄长,也不必因刻意回避他而不敢让王子献住在王府中了。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放下所有多余的顾虑,或许便是他眼下的心态罢。
李欣见他毫无愧疚之意,再也抑制不住滔滔怒火,双目竟气得微微发红:“荒唐!!堂堂大唐宗室郡王,太宗皇帝的子孙,居然做出这等事来!你可对得起祖父与祖母的教诲?!可对得起母亲的抚育与慈爱?!你可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陇西李氏传承千年的血脉风骨?!”
李徽丝毫不为所动:“当然。我活得堂堂正正,上忠下孝,友悌亲善,并未对不起任何人。便是祖父祖母地下有知,我也可禀告他们——此生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良心,自觉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