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安排,众人纷纷称是,并无异议。不过,他的目光仍是落在了李欣与李玮身上:“两位兄长可有甚么想法?”
李欣定定地望着他,倏然有种吾家儿郎已长成的欣慰感,同时也隐隐觉得失落。就算他并未参与此事,三郎定然也能处理得干净利落罢。他已经不需要兄长的支持,也能独自支撑起新安郡王府了。甚至,他不由自主地觉得,阿弟应该能比自己走得更远。经历了孤身在长安、在朝廷中沉浮的这几年,他早便已非过去的少年郎了。
“就按你所言罢。此事事关重大,我们二人不出现较为妥当。而且,既是王致远发现了端倪,也该将他一并带上。他如今的官阶依然太低了,能为之事有限。多积累些功劳,从御前转去尚书省,拿得些实权也好些。”
若待在门下省,再想往上升,便是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或者给事中。前者不过是虚职而已,后者则是机要职缺,有敕旨之权——圣人不可能任命一个不足及冠年纪的年轻人担任如此要职,便是圣人愿意,宰相们恐怕也不会同意。
王子献没想到,李欣居然会替他考虑,不由得微微一怔。
然而,下一刻,李欣望向他的目光依旧充满了审视,仿佛无言地道:我信任的并非是你,而是玄祺看人的眼光。他所能依仗之人实在太少,我不得不替他考虑,壮大他的羽翼。
不过,仅仅只是如此,王子献亦弯起唇角笑了起来:长兄有软化之意,玄祺定然会很高兴。说不得,接纳他们的感情也是迟早之事呢?
第303章破局之法
第二日,趁着吴国公府举办宴饮的时机,李徽与长宁公主将所有证据呈给了长辈们。这些长辈皆是亲近可信者,如濮王妃阎氏、临川长公主、清河长公主以及吴国公秦安、驸马秦慎父子二人。至于濮王李泰、驸马周子务这样的人物,显然并不适合讨论这等机密要事。同时,诸如荆王以及永安郡王等,在河间郡王的眼皮底下也不适合往来。
与性格谨慎的女眷们以及陷入沉思中的秦慎相较,秦安显然对晚辈们的证词十分信赖。即使他只在除夕夜宴与大朝议时见过河间郡王两回,亦以老辣的目光,看出了其人身上的颇多疑点。于是,听闻河间郡王携子来赴宴后,他便让秦慎与秦承将这位传闻中的“逆王”领到自己跟前,也好仔细瞧一瞧。
半个时辰之后,这位圆圆胖胖的老人回到众人所在的花厅中,神色略有些深沉:“今日来的,定然是假王。”
李徽与王子献对视一眼,无言地交换了他们的看法:在荆王府的那一回,假王看似并未露出多少破绽,而荆王作为其“盟友”,便是瞧出些许不对,亦始终维持沉默;今天则是河间郡王的又一次试探,以吴国公府与清河长公主、驸马秦慎来考验假王的能力。
然而,千算万算,河间郡王或许不曾料到,一直称病的吴国公秦安居然破例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