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34(2 / 2)

河间郡王不由得眼底微松,正欲说几句好听话圆过去,便听旁边有人忽然道:“圣人,恕微臣直言:宗室好不容易团圆,若是不多聚些时日,下一回团聚不知又该是何时了。尤其是永安郡王与河间郡王,数千里迢迢赶回京城,尚且来不及歇息一段时日便又急匆匆地奔回去,若是病倒在半途可如何是好?”

这声音极为年轻,略有些低沉,却犹如洞箫声般扣人心弦。河间郡王觉得有些耳熟,回首看去,却见那位昨日刚见过的年轻俊美的低阶官员朝着他浅浅一笑,风华斐然:“尤其永安郡王年事已高,河间郡王又大病初愈,还是须得小心些为上。不若休养一段时日,待到春暖花开时,再动身回沙州与胜州也不迟。”

圣人挑起眉,颔首道:“爱卿所言极是。朕确实也不放心——若是他们都病倒在路途中,便是朕不体恤臣下的过错了。朕这回召见众宗室,也不过是为了团聚,可不能过于劳累朕的两位镇边心腹大将。否则,便是得不偿失了。”

河间郡王立即拧眉道:“圣人尽管放心,臣已经并无大碍了……其实,留在长安亦是臣之所愿,只是胜州的情形有些复杂,臣实在是放不下心……唉,早知今日,臣便该好生培养一个能当得起事来的辅佐之官才是……”

“大王安心罢。”那年轻官员又接道,“不过是缺了些粮草而已,只需从附近数州调度过去即可。毕竟,突厥与铁勒诸部内附已久,若是没有遇上生死存亡的意外,也不至于会出什么乱子。更何况几位突厥将军都在京中,素有威望,只需让他们去信安抚一二,便可安然无虞了。”

河间郡王一时寻不出别的借口,只得强笑着应了。圣人瞥着他变幻的神情,亦真亦假道:“怎么?方才还说京中繁华,想留下来陪朕饮酒,如今王爱卿献计献策解了你的后顾之忧,你却似是并不高兴?”

“不,臣当然高兴!”河间郡王忙道,“只是到底心里有些挂念而已。这位王郎君才思敏捷,能及时解臣之忧,确实不愧为国朝最年轻的甲第状头。臣之犬子也不过比他年轻两三岁,却远远不能及啊!!”

圣人抚着短髭,笑得格外愉快:“朕亲自取的甲第状头,自然非寻常年轻人可比。”无论身处什么官阶,都能及时品察上意,立即挺身而出,战斗力无人能及,又毫无家族负累——这样的人才,这样的孤臣,他自然无比满意。“不过,你也莫要太过谦虚。你家大郎是个老实孩子,瞧着与过去的玄祺很有些相似之处。说不得哪一日便能脱颖而出,同样成为朕的左膀右臂呢?”

河间郡王自是笑着谦逊了几句,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王补阙,目光微微一沉。不多时,圣人又将李玮与李璟兄弟再度唤过来,让他们与河间郡王认识,赞道:“这两个孩子都颇有用兵天赋,朕打算让他们好生历练几年,日后也好远镇边疆,为你们几员大将分忧。到时候,你们可不许藏私,早早地将他们教出来,才能回到长安享受悠闲自在不是?”

“圣人说得极是,臣便是为了自个儿日后的闲散日子,也必定会尽心竭力。”河间郡王答应着,眼底划过一丝冷光。

李璟敏锐地悄悄看了他一眼,对此人越发厌恶了。他早已经做出了选择,若是圣人想将他交给河间郡王教导,他定然不会答应——说来,圣人知道此人意图谋逆,应当不会将侄儿白白送到他手中做人质罢?

连续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