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波折无数,好不容易才行至今日,他又如何可能放过审案的机会?而且,为越王府翻案也在此一举,绝不能出现错漏!
大理寺卿抬起首,望了他一眼,缓声道:“荆王殿下称病已久,至今尚未痊愈,又如何可能主持此案?”言下之意,则是新安郡王太过年轻,尚不足以处理如此要案。只有将荆王请出来,宗正寺才有资格将此案揽过去。否则,新安郡王的威望不可能服众。
“叔祖父只需审案即可,查案等劳心劳力之事,皆可由我代劳。”李徽丝毫不肯退让,神色坚定无比,“皇朝以来,尚未有皇亲国戚经由三司审案定罪的先例。既然宗正寺有能力处置此案,便不必劳烦三司再开先例了。”
大理寺卿还待再言,圣人却思索片刻,道:“玄祺,你暂且总揽查案之事。若有不决之处,尽可请教许爱卿(简国公许业)。至于叔父,朕再派奉御去给他诊病,瞧瞧他最近是否有精力处置此案。三司的人手,你也可随意调用。已经将近年末,想来他们也没甚么重案要案待查。”
“孩儿遵旨!”新安郡王霎时间眸光越发清亮,精神奕奕,更显得俊美非常。如此英姿勃发的少年郎,与瞬间便颓丧了几分的大理寺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旁观的众臣不由得在心中道:这对叔侄果然是性情相投!圣人偏心也不知偏到何处去了,简直是将侄儿当成了亲儿子疼!由新安郡王总揽查案,简国公也不过是协助审案罢了,难以轻易干涉此案的审理。而荆王能不能病愈,或许还须得看圣人的心意了。如今朝中谁不知荆王已经不得圣人信任,索性便效仿吴国公秦安告病休养,再也不问政事呢?
自始至终,投下惊天巨石引起滔天巨浪的程驸马皆保持沉默。在众臣交错的目光之中,他挺直脊背跪在地上,仿佛并不关心审案者是何人,亦不关心接下来即将面对的风风雨雨,更不关心今日他是否已经彻底脱去了“纨绔子弟”的面具。
不少臣子意识到自己从前的狭隘眼光之后,心境颇为复杂。不过,他们也都明白,即使程青与梁国公府出面首告了安兴长公主,也无法更改他是驸马的事实。此案结束之后,程家不可能落下什么好结局。但无论如何,也总比受牵累而家破人亡更好些。
许是已经等得太久了,新安郡王出手的速度简直迅如雷霆。大朝议甫结束,他便将驸马程青安置在宗正寺中,并调用了大理寺正立即给他记录口供。而后,尚未等官吏们散尽,将这件事暗暗地传出去,他便亲自带了一群金吾卫直奔安兴长公主府而去。
此时此刻,这位贵主依然在为宫中暗棋之事而忿怒,试图派出些人打听消息。然而,今天金吾卫却看得格外紧,没有任何人能够走出公主府一步,也没有更多消息透进来。至于驸马的行踪,更是无人与她通报。
当李徽再一次踏入安兴长公主府时,比上一回更加平静。他一面吩咐金吾卫将公主府中所有奴仆都押走,并将程驸马院中的奴婢侍妾与其他仆从分开关押,一面穿过荒草丛生的外院,径直闯入了公主寝殿。当然,此举也遭到了公主府奴仆的强烈反抗。
安兴长公主听得侍婢慌慌张张地前来禀告之后,顿时面无表情。过了许久,她倏然笑了起来:“怎么圣人每一回都派这个侄儿前来?区区一个黄毛小儿,也当成左膀右臂来使,五郎身边可真是缺了不少得用之人。而且,如他那般多疑之人,这时候怎么不仔细想想,这个侄儿究竟是谁的儿子?”
“叔父与侄儿之间的信任,无需安兴姑母关心。”李徽缓步踏入了寝殿中,淡淡地道,“姑母今日被人告发有谋逆之举,故而叔父遣侄儿前来,将姑母请入宗正寺中暂居,直到案子审理结束为止。”他身边围着数层金吾卫,将试图阻拦他们的侍女五花大绑带了下去。不多时,寝殿内便只剩下安兴长公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