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倚靠谁去?”
“姑父说笑了。”李徽依旧淡定,“若是来的是别人,今夜便走不出这间寮舍。幸而确实是姑父来了,不然我还以为有人与姑父合谋设陷阱,或许改日应该好生回敬一番才不算失礼。”既然对方依然想试探,对他们的能力并不信任,那他便稍微透露些许,也算为己方壮一壮声威了。
程青双眸微缩,敏锐地发现,他原以为弱不禁风的王补阙身上忽然迸发出了惊人的杀气。这杀气极为浓厚,仿佛从尸山血海之中走过一般,唯有真正背负着数十条人命者方可能不知不觉中形成如此威煞之感。
这一刻他方意识到,就算他是善于骑射的成年男子,也绝不可能是眼前这位少年郎的对手。李徽并未夸张,他们二人若想将来人留下,此人必定插翅难飞。他们确实有能力如此自信,故而丝毫不惧。
“呵,不错,是我小觑了王补阙,也小觑了你,玄祺。”程青道,“也罢,不必再提甚么虚言了,我今日来,只为了问一问你们——我愿为皇后殿下与长宁公主驱策,以此保住梁国公府。你们二人是否能代替她们做决定?”
“姑父为何会有此问?此事又与叔母和悦娘何干?我们二人效忠的唯有叔父,而你来寻我们,我们也答应与你相见,不已经是明摆着你打算弃暗投明,向叔父尽忠么?”寻常人都会觉得,新安郡王与王补阙是妥妥的帝党,唯圣人之命是从。却不知这位安兴长公主驸马为何会想到杜皇后和长宁公主,也令李徽心中暗自警醒。
“当然,谁效忠的不是圣人?”程青勾起唇角,“只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区区梁国公府,不过是那伏尸百万中不起眼的一部分罢了。皇后殿下与长宁公主到底心软一些,为求自保,我别无选择。而且,就如同你们一样,效忠圣人与亲近皇后殿下亦并无区别。毕竟,此时此刻还没有立东宫太子之忧,皇室依旧无比美满。”
“姑父所言差矣。”李徽淡淡地接道,“效忠叔父,是身为人臣的本分。亲近叔母与悦娘,则是情分。至于梁国公府之事,若是程家与谋逆无关,叔父自然不会迁怒。若是程家不慎被牵连其中,将功抵罪,也大可不必太过忧心。毕竟,叔父生性仁慈,不喜杀戮血腥,断然不会太过为难无辜之人。”
“好一个‘生性仁慈’。”程青拊掌而笑,“若是当真仁慈,越王一脉便不会流放岭南,而你的父兄也不会龟缩洛阳,吴国公更不会一直告病在家中休养了。兄长舅父尚且如此——玄祺,就算你与圣人‘叔侄情深’,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姑父对皇帝有何误解?无论是否真正仁慈,只要有始有终,便已是难得至极了。”李徽挑起眉,“而且,姑父对越王府一案又有何误解?若非安兴长公主与彭王,越王一脉何至于流落至此?怎么?罪魁祸首不怨怪,反而要怨他人么?难不成姑父觉得,连累梁国公府的不是安兴长公主,而是另有其人?!”
“莫非驸马要保的不止是梁国公府?还有安兴长公主?”王子献双目微眯,接道,“那便恕我们无能为力了。安兴长公主这等毒妇,无论是谁都绝不能放过她。刺杀兄长且不提,勾结外敌,意图祸乱朝纲社稷——种种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程青瞥了他一眼:“若非这个毒妇,我程家也不会陷入如此境地。先父尚在的时候,梁国公府是何等声名在外,而如今……呵,尚公主,做驸马,对我程家而言,唯有带来祸患而已。我程青,应该是天底下最恨她的人之一……无时无刻,不恨之欲死……”
李徽与王子献不着痕迹地交换了眼色。对于程青想要挽救程家的念头,他们深信不疑。毕竟在安兴长公主下降之前,梁国公府内确实十分和睦。梁国公一生不曾纳妾,所有儿女皆是卢夫人所出,内宅十分融洽。但自从程青尚了安兴长公主之后,便再也不复从前模样,每一位程家人对她或许都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