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56(1 / 2)

区七品言官罢了!你的目光要放得远些!唉,若是八娘这一回生下的是皇子,莫说是右补阙,便是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也能给你谋来!!有八娘为助力,一个王子献又有何惧?!你日后该看的,是成国公府的燕大郎,还有吴国公府的秦大郎!!甚至于新安郡王!”

“阿爷,王子献如今已经不可能成为杨家的助力,日后必定会成为咱们的心腹大患!就算是寻常人,也不可能在连说两门婚事无果之后,依旧心无芥蒂!他定然暗藏着甚么祸心,绝不可掉以轻心!”

“说来道去,你就是越不过王子献这道坎!在我看来,他倒是再好不过的磨刀石,也好磨一磨你的性情!罢了罢了,不提这个,你身边的那个程九思倒是不错。咱们家十一娘、十二娘也都将及笄了,你以为如何?”

半合双目的韦夫人捏着手中的佛珠,默然半晌之后,方又默默地念起了经文。任谁也休想从她的八娘身上谋利!——无论是谁,都休想再利用她的女儿!!

而正坐在家中给王子献写暗信的程惟不知为何,忽然觉得背脊一寒。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明明已经四月初了,为何依然觉得寒意不减呢?

第244章初步和解

数天之后,便到了阎家寿宴的正日子。阎立德虽告病致仕,但圣人给他封了太子太傅的虚职,散官并封特进,昭示着对阎家的恩宠依然不减。更何况,阎立本继任了工部尚书,依旧保有实权之职。于是,前来祝寿之人依旧是络绎不绝,阎府门前的车马几乎将街道堵塞住。府内也与往年一般,喜气洋洋,热闹无比。

濮王妃阎氏神色淡淡地坐在车驾内,静默地听着外头的喧闹。其实,阎家如今早已经无法与当年相比了。曾经以为她有望成为东宫太子妃的时候,才是阎家最为煊赫之时。待她随着李泰被贬均州,阎家便渐渐沉寂下来,至今尚未恢复。时至如今,父母兄嫂们大概依旧很难接受即将没落的现实罢。

他们一生荣华,经历起伏太少,反而无法接受人生起落无常的事实。倒是侄儿们在经历这番打磨之后,或许还有望让阎家振兴起来,不再如此浮躁,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作为书画世家或者工部、将作监世家便已经足够了,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便不必肖想其他,方是正理。

想到此,她命侍婢将李徽唤了进来:“三郎,这些年你与阎家可有来往?对他们有何印象?同辈之中是否有可交之人?”

李徽毫不犹豫地回道:“孩儿只觉得阎八郎可交。不过,八郎似乎尚有一个七八岁的幼弟十五郎,他经常带在身边。此子十分聪慧,性情也稳重,若是能拜得名师,假以时日必定非池中之物。”

阎氏垂目静思片刻:“若是八郎入仕,你与子献不妨照拂他一二。至于其余子弟,大可不必理会。十五郎眼下需要一位名师……”她略停了停,犹豫道,“三郎,你觉得宋先生是否愿意再收一位弟子?”

“以宋先生的性情,等闲不会收弟子,只看眼缘而已。”李徽回道,“改日我问一问八郎与十五郎。若是十五郎愿意拜师,便多往藤园走一走,说不得便能让宋先生瞧中。便是宋先生瞧不中,他的那些老友亦是精于学问的名士,拜哪一个为师都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