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346(1 / 2)

安郡王再好,也不是儿的良人。儿已经说了无数次,无意结下姻缘婚事,阿娘为何总是曲解,以为儿是担忧遇不到好夫婿呢?”

第237章各家难处

在这世间,无论是血脉相连的父母儿女兄弟姊妹,或是同床共枕相濡以沫的夫妇,都极难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毕竟世人不同,所思所想所愿皆不能妄自推断。然而,偏偏也正是这些亲近之人,一贯以来总是以己度人。无论他们怀着的究竟是关怀、利用或是猜忌的心思,只要抬着为对方着想的名号,便认定了对方绝对不能拒绝。

父母为子女计深远,确实值当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他们所计之“深远”,究竟是否子女所愿?究竟是否子女所需?究竟是否子女所该得?极少人想过与子女商量,取得子女的认同。只因父母之命谓之“孝”,而孝道是世间男女老少必须遵从之大义。

水轩之中,柳氏便是哭肿了眼,喃喃道:“这世间哪有小娘子不婚配的道理?你一直说自己与神佛有缘,一定是顾虑外头那些流言蜚语罢?阿娘也心疼你……可你怎么也不想想,若是一意孤行地出家,反倒是坐实了那些混账言语?更何况,给你算生辰八字时,也没有甚么大师说你应该断绝红尘……”

杜娘子垂下眸,轻轻一叹:“阿娘,留在红尘中又有甚么好处?”柳氏所以为的好处,于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她确实不在乎“郡王妃”的封号,更不在乎荣华富贵。红尘之中,她在乎的只有家人,然而亲近的长辈接连去世之后,家人里也唯有阿娘一心一意替她打算了。不,就算是阿娘,心里也免不了惦记着兄长与侄儿侄女,惦记着杜家的前程。

“为何没有好处?你若是出了家,成日里只能吃斋念佛,过得孤苦清冷,又有什么好处?若是成了郡王妃——濮王妃的性情和善,新安郡王亦是温雅之人,你想过甚么样的日子都能由自己做主,又有什么不好?”柳氏紧紧地握住她的柔夷,哽咽道,“你也不想想,若是你祖父祖母与阿爷在地下得知你出了家,心里该有多难熬。”

杜娘子怔了怔,禁不住苦笑起来,低声道:“阿娘,昨夜兄长们是不是与你说了甚么?”

柳氏一愣:“也没有甚么,无非是我们母女许久不曾赴宴饮,不了解这些贵人的性情,他们特地出去打听了一番罢了。”她的神色中有几分不自然,显然昨夜杜家兄弟所言的绝非仅仅如此罢了。不过,她却选择了隐瞒,保住家中已经渐渐变了模样的血脉亲情。

“我知道,阿兄他们只是心里着急了……”杜娘子再度一叹。接连丁忧守孝四五年,起复之日遥遥无望,他们又如何能不煎熬?新安郡王是他们起复的最后希望,定然想牢牢握在手中,绝不允许出任何差错。在兄长们眼中,这分明是一桩皆大欢喜的婚事,自是不能让她“任性妄为”。

不过,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他们定然都不知晓,是从家中渐渐流传出去的罢?其实,杜家早已潜伏着暗流,早已容不下她了。出家,能够斩断一切,对她而言是最为干脆利落的抉择。出嫁,则能为家人带来更丰厚的利益,对他们而言是绝不能错过的绝世良机。至于她究竟想要甚么,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也无法理解。

“那……你可是想通了?答应了?”柳氏禁不住又问,语中带着无尽的期盼。

“容儿再想一想罢,时间还长着呢。”杜娘子蹙紧眉,终是后退了一步。欣喜万分的柳氏却只当她已经松了口,立即破涕为笑,扬起眉连连道:“好,等你仔细想清楚了,咱们再好生合计合计日后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