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点受不了,趁着繁琐仪式停顿的当口,小声道:“三哥你差不多得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我爹,我是要被嫁出去的女儿呢!”
说到这个德光帝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委屈道:“我答应了你,你的婚事我会考虑,我就是多考虑了几天,你怎么能登报这么威胁我,真出海去成婚呢?”
沐慈瞪大眼睛:“你可别冤枉我,我跟你说过要诏告天下,是你说让我有本事登报去的。”
“我那是说的气话你不知道吗?”提到这个,德光帝更委屈了,他那天刚说完就后悔了——沐慈还真是个有本事又不怕把事情闹大,弄得天下皆知的人。
德光帝心里后悔。这事还要追溯到前几天,就是梅容刚传回捷报,人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因为新打下来的日照国一事,德光帝坐立不安,非把沐慈接进宫里谈事情。
沐慈不仅是大幸的定海神针,无形中也成了他的主心骨。
沐慈直言不讳说是自己的命令,让梅容寻机——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把日照国打下来,梅容此举是听命行事。
德光帝理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沐慈出主意梅容听命,还是梅容胆大妄为沐慈负责帮梅容兜着,总之结果是已经把日照国变成了日照州,到嘴的肥肉是不可能吐出去的,但怎么顺利吞下去不被噎死,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毕竟那儿不比定海州原本只是一片无主之地,把红衣大食的人驱逐出去就可以纳入大幸版图作为海神军的驻军地,迁移人口过去耕种开矿。
日照国原本是大幸承认的国家,国王都是大幸册封的,大幸忽然翻脸攻打然后纳入版图,说起来有欺负人的嫌疑,也不符合大幸宽容仁德的形象,且不提自家读礼仪廉耻,读傻了的读书人会如何喷?旁的国家又会如何看待大幸呢?
所幸沐慈已经有了腹稿,提议把新日照州分成三十六区域自治。刚开始德光帝也觉得不妥,沐慈就像对梅容解释那样,分析利弊说服德光帝。
因为好处多,而且日照州将来的居民会是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迁移来的外国人,不仅淡化了大幸打下日照的凶残……不是为了自己人才打的哦,这是送给国际友人的。
如此更能体现大幸“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自由开放和宽容仁和的美德,让更多外国人亲近大幸。除去政治意义上的,沐慈还打包票说日照不仅不会问朝廷国库要任何经费,包括前期建设也不会问大幸要一分钱,将来还能源源不断输送赋税。
名利双收的好事,德光帝当然同意。不过沐慈并没有用文化和技术拿来做说服工作,对大幸人来说,只有大幸的文化和技术才是最好的,他们藐视其他一切文明。沐慈打算把那些外国书籍都翻译过来,用事实和时间来证明一切,比苍白的无数说服更有效。
公事谈完当然会说到打下日照的梅容,沐慈爱是初衷不改,两兄弟又闹了分歧,德光帝气不过脑子一晕放了句狠话:“你有胆子昭告天下我就服你。”
结果沐慈真登报了,还是所有报纸的头版。
沐慈一贯以重信守诺出名,他既然登报了,就一定会做到。德光帝也不能以赔上沐慈金字信誉好和兄弟感情为赌注强硬干涉。
再说,事情闹到这份上了,沐慈态度一直很明确,梅容虽是个胡子却不是个无名之辈,自己挣下了天大的功劳,做这个王君也不算配不上。还有就是梅家不认梅容,误打误撞让梅容没有了“外戚坐大”的阻碍,简直天时地利人和……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