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不可不慎重啊。”
这也是正理,历朝历代不是没改革过,可有时候上命是好的,下面执行出差错,反而坏事。五十万禁军干系国家稳定,的确不能妄动。
沐慈不以为意,点头承认:“这顾虑是有道理的。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国家要发展,改革是必须的。我也不能保证我所提的改革一定是好的,需要实践来印证效果,所以我一直只是说在侍卫六军中改制,这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修正,不会牵连过大。请陛下批准。”
哎呀哎呀,是啊,楚王提交的一直是《侍卫六军军制改革预案》,在侍卫六军中,且还是预案。
但是……
侍卫六军一旦军改,中层和下层禁军绝对能尝到甜头,其他各军……还怎么弹压得住几十万兵士的民意沸腾?
场面几乎一边倒,忽然一个正四品武将廖悟出列,也不待德光帝首肯,直接炮轰开了:“我们不同意!楚王殿下如此行事,就是不信任吾等,可要寒了吾等将士的心。”
寒心了就要反目了,这是威胁!
这个级别,在一二品到处走的朝堂上都排不上号,显然是被人推出来做炮灰的,还不用沐慈亲自回答。
卫终出列,反击回去:“信不信的,不是嘴上说了管用的,还得看怎么做。若心中无愧,为何不敢应下改革军制?”
廖悟愤然说:“大幸立国百年,将士们保境安民,战死沙场,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何须改制?这就是不信任吾等,吾等问心无愧,楚王殿下莫欺人太甚。”
牟渔立即往前站一步,冷道:“你身为戍边八军之一,忠毅军右将军,还指不到侍卫六军大都督头上。”在楚王表示只在侍卫六军试行之后,还这么指责就过界了。
但是,楚王虽没动其他三军,不过……
呵呵……
陆续又有几个武将想理由反对,种种扯皮就不一一细说了。
德光帝为人温厚,这样的性格,临事也少有决断,他想要表态,但临到开口有总有一丝犹豫。
最后沐慈看时间不多,慢慢地站起身……所有视线便立即汇集过来。他只抬手轻轻一压,朝堂顿时鸦雀无声,刚刚还吵得热闹的人都闭了嘴。
沐慈目光平淡,轻描淡写问兵部:“杨尚书,如果我不问兵部,不问朝廷,以我侍卫六军大都督身份直接在侍卫六军行新规新法,实施军改,可有任何违规处?”
杨业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说实话是没有的,一个军队怎么带兵,怎么作战,名义上都归大都督节制。而大都督归皇帝节制……想当然的,德光帝没有任何能力节制楚王。
德光帝手下没有一个明确依附他的将领。
楚王却有牟渔,有侍卫六军,有先帝身边最看重的三千前御林军,有常山王隐约的倾向,有朝阳的奉圣军支持,又救了定王——今天定王下属的御前六军大将军们一句话都没说过,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德光帝唯一能掐着的,只有饷银、武器……可人家楚王有钱啊,听说德光帝已经答应他开设武器私坊了,简直……
“杨尚书,我不怕告诉你,”沐慈声调没半丝高扬,平缓沉稳,却字字有着咄咄逼人的气势,“我有权在侍卫六军中直接进行军改,完全可以绕过兵部,甚至不用知会谁一声。我也有钱,可以一并绕过户部,不用国库拨一分银子……”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